關鍵字:影像檢查
-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473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民眾,女性多於男性,約3比1,有些人以為膽石症或膽囊炎症狀為主要表現腹痛、噁心、嘔吐,但也有病人則完全沒有症狀,在健康檢查時,影像檢查才意外發現罹癌。 -
搶救肝癌從防治B肝開始 健保給付放寬加惠病友降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133衛福部最新108年國人死因統計報告顯示,當年度肝癌共造成7881人死亡,其中7成與B型肝炎有關。以此估算,國內每年超過5000名B肝病友死亡,平均每天15名B肝患者病逝。 -
頸椎病變走路搖晃像喝醉酒 後位椎弓整形手術重回正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43經過影像檢查,證實他的頸椎已呈退化病變及多節神經壓迫,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說明後,安排頸椎部分治療,施行「後位椎弓整形手術」,術後隔天患者就感受到手指活動不再僵硬,下床活動步態也漸漸正常,術後1周傷口乾淨就能出院療養了。 -
你以為沒病吃藥可保健康? 小心亂吃成藥恐癌細胞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21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若發生腎臟癌,可能伴隨有血尿、腰痛、腹部腫塊、體重莫名減輕、食慾不振、不明發燒、易感倦怠等,但這些症狀大多是在癌症已發展至中後期。像張先生幸運地在早期就發現較小的腎臟腫瘤,大部份都是藉由健康檢查才得以意外發現。 -
唐慧琳胰臟癌逝 「癌中之王」也奪走這些名人寶貴生命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08胰臟癌又奪寶貴性命!新北市議員唐慧琳去年確診胰臟癌3期,期間專心接受治療,3天前於臉書貼文,祝福東奧選手們奪金為國爭光。不料,今(25)日凌晨5時病逝,享年49歲。 -
打噴嚏腰痠恐椎弓斷裂作祟 游泳選手物理治療贏得金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99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亭妤表示,由於同學本身還是運動選手的身分,透過物理治療的專業介入,在一段時間的休息及症狀處理後,其實身體已經沒有感到不舒服。但他的目標是希望之後還能回到賽場上,而且還要預防這個舊傷不要復發,影響到比賽。 -
五官變化明顯、穿鞋尺寸換不停 小心是肢端肥大症引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98高雄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朱志勳醫師分享,該患者的額頭變寬、手腳變大、嘴唇變厚,高血壓較難以控制,所以懷疑是肢端肥大症,經由抽血檢查便可確診肢端肥大症,而後也在進一步的影像檢查中,發現腦下垂體腫瘤。 -
腦動脈瘤非「腫瘤」最怕突然破裂 腦出血奪命猝不及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77正值壯年的林先生身體狀況大致良好,有天在公司用餐的時候,突然感到劇烈頭痛,隨後便失去意識。大吃一驚的同事們連忙叫了救護車,將林先生送到急診室。「抵達急診室時,患者處於昏迷狀態,而且還有心律不整。」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亦昌醫師回憶,「這是因為身體承受極大壓力,進而誘發心律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