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引產
-
本土+46377!20歲孕婦母嬰雙亡 陳時中:中重症再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7日宣布新增46377例本土病例,159例境外移入,另新增11例死亡個案。而最令人遺憾的,是新北1位孕婦母子雙亡的悲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確診者增加,中重症病例數也會稍微增加。
-
寶寶等不及在救護車出生 急診醫師著兔寶寶裝即刻救援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73振興醫院婦產部產科孫大威主任表示,急產的定義是,從有產痛,到生產完成分娩,整個過程少於3個小時,其實急產的發生率並不高,發生率大約只有2%,而且大部分都發生在經產婦,初產婦發生機率就更低了,因為經產婦的子宮頸曾被撐開過,彈性變得較為鬆弛,容易再次撐開,當胎頭往下降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會比初診婦來得快。 -
打完AZ疫苗才知懷孕胎兒第9周無心跳 指揮中心回應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20昨(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名接種牛津AZ疫苗疑似嚴重不良事件,1位女姓接種疫苗後,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產檢發現無胎心音,是否與施打疫苗有關仍須要釐清,指揮中心強調,各國都未有打AZ流產事件。
-
歷經9次流產竟是「著床偏移」 基因檢測幫助做人成功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899新光醫院生殖團隊主治醫師李毅評表示,女性在月經後14天會開始分泌黃體素,子宮內膜會在120小時後,完成受精卵著床準備,但在臨床治療中發現,台灣約有30%女性會有著床偏移,也就是子宮雖然受到黃體素刺激,但最佳著床時間不在120小時後,可能有時間差,案例黃小姐就晚將近24小時。 -
1個捐贈角膜120人受惠 台大醫院3項技術生技展現實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722020亞洲生技大展從7月23日(周四)至26日(周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4樓舉辦,總統蔡英文親自前往開幕剪綵,台大醫院於會場開設生醫鏈結產業門診,吸引產官學技術合作,另發表眼角膜、腸躁症腹痛及外科手術等醫療新技術。 -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37亞大附醫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可能成為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該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80公斤,且妊娠20周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2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 -
國內第1例孕婦肝臟移植 術後成功誕下寶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17林口長庚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威震表示,肝臟移植手術複雜且屬高風險,如果在懷孕的狀態下進行,另需考量胎兒的安全性,確保術中胎兒心跳、血壓穩定,否則可能導致胎死腹中。不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孕期中接受肝臟移植手術者,全世界只有5例,其中僅2例順利生產,台灣過去也無這種案例。由於難度極高,一般不建議孕婦接受移植手術,而是直接引產。 -
臍帶繞頸胎兒發生意外 媽媽的錯?醫師的錯?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158要知道,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中根本不會呼吸,所以對它來說,重要的是臍帶裡的血流而不是脖子,頸動脈深藏在頸部之中,脖子要束得非常緊才會壓到頸動脈,導致身體通往腦部的血液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