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延長存活期
-
晚期肺癌救命療法 三周一針要價7萬元
癌症新知 / 肺癌3766衛福部統計103年死亡資料,在國人十大癌症死亡排行榜,肺癌高居第1名,死亡人數多達9167人,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教授蔡俊明指出,關鍵在於大多數肺癌患者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所能使用的抗癌武器並不多。 -
以為爬山扭傷腰 連續痛了3個月竟檢查出腎癌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908臨床顯示,腎癌患者化療效果不佳,平均存活期僅10個月,且副作用相當大,自從標靶藥物問世後,有效延長存活期,且副作用較低,改寫用藥準則,讓腎癌患者重燃一線生機。 -
乳癌病友不想當少奶奶 術前輔助治療新選擇
癌症新知 / 乳癌3823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這部微電影反映出許多乳癌病友的心聲,尤其是年輕癌友在面對女性象徵──乳房,可能面臨切除的衝擊時,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根據國健署2013年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罹癌人數高達1萬1,281人,較前年新增了3,307人,是所有癌症中增加最快速的,平均每天約有31名女性罹患乳癌。 -
肺腺癌化放療服用標靶 配合中醫調理存活率高
癌症新知 / 肺癌4457現代西醫診斷科技進步,可找到有效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但臨床統計顯示,西醫治療僅能為患者延長存活期,且治療過程中病人常有不適反應。然而這些問題可經由中醫調理來克服,讓患者抗癌過程輕鬆,又可將癌症變成像慢性病和平共處,甚至多活5至20年。
-
中醫護髓輔助抗癌 癌末婦女擺脫胸前血袋
癌症新知 / 乳癌2017中醫癌症專科醫師陳瑞聲表示,雖然癌症治療不斷進步,目前還是以化放療治療為主,但治療後的副作用卻讓人卻步。許多病人因為副作用劇烈,導致免疫功能下降,抵擋不住病情惡化而放棄治療,錯失康復的機會。日前健保署推出「中醫乳癌、肝癌門診加強照護計畫」,讓乳癌與肝癌患者於治療期間接受中醫加強照護,幫助癌友度過術後不適或放化療的噁心、嘔吐等,顯見中西醫聯合抗癌已成趨勢。 -
肝癌合併療法 80歲肝癌患者勇敢抗癌
癌症新知 / 肝癌2325為宣導民眾重視肝癌防治,萬芳醫學中心舉辦「肝癌治療新知-合併療法 戰勝肝癌座談會」。消化內科醫師吳明順表示,肝癌治療方法相當多,仍以手術切除與局部根除治療為主,但對於中晚期肝癌病人,可考慮合併療法,以有效控制病情。 -
攝護腺癌治療新突破!改善疼痛延長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11371歲的林伯伯是會計事務所負責人,平時喜歡遊山玩水、享受生活。3年前,因腰、腳部骨頭開始疼痛,影響行走,就醫後發現是攝護腺癌第3期,且癌細胞轉移到骨頭,醫生宣告可能只剩下3個月的壽命。 -
治癌新突破! 國衛院發現促癌基因ASPM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2330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成大腫瘤科醫師蔡坤志指出,目前研究團隊正積極研究標靶藥物,同時研發能夠準確預測腺體癌症復發,以及患者存活率的分子診斷方式。如果研發成功,將成為台灣第一個自行研發成功的治癌標靶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