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延後
-
國衛院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 籲40歲開始預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313在世界阿茲海默症日前夕,國衛院宣布,與近40名專家學者、臨床醫師攜手撰述《臺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此為台灣第1份完整失智症風險管理工具,提出「護腦5守則」,提醒國人40歲就應做好「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 -
月經教育不只教處理經期! 醫:應給予正確醫學性知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964隨著性別平權意識的提升,「月經平權」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台灣自2023年8月起全面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政策,針對經濟弱勢提供每月200元生理用品補助,並補助高中職以下學校設置友善提供點。然而,婦產科張至婷醫師表示,真正的月經平權不僅是政策面的支持,更需要從根本的醫學知識教育做起。 -
醫揭「植入式隱形眼鏡」技術 角膜過薄者也能擺脫眼鏡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274隨著現代生活型態改變,近視人口持續攀升,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到2050年全球將有近半數人口患有近視,台灣的近視盛行率也是居高不下,特別是中高度近視患者面臨的矯正選擇相對有限。繼眼鏡、隱形眼鏡、近視雷射手術後,眼科醫學迎來「植入式隱形眼鏡」技術為原本因角膜厚度不足、弧度異常或度數過高而無法接受雷射手術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
減重全靠飲食運動?蔡依林早睡作息成焦點 有科學根據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541藝人蔡依林近日公開的作息時間表再次引發討論。她透露自己每晚9點半就寢的規律生活,多年來維持良好體態和旺盛精力。這個看似簡單的習慣,背後其實蘊含著深厚的科學根據。減重不僅需要控制飲食和規律運動,「早睡」這個常被忽略的因素,可能是決定減重成敗的關鍵要素。 -
多發性骨髓瘤易被忽略、復發難治 組合精準治療搶時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0208在台灣,多發性骨髓瘤與淋巴瘤、白血病並列為三大造血系統癌症,但民眾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卻相對模糊。多發性骨髓瘤是現況無法治癒的血液癌症,好發於高齡族群,常見症狀包括貧血、骨痛、高血鈣及腎功能異常(CRAB症狀)。儘管醫學不斷進步,疾病仍會反覆復發,且每次復發的腫瘤負擔更高,緩解期縮短,最終成為頑固型多發性骨髓瘤。首次治療通常是病人獲得最深入、長時間緩解的關鍵機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科施宣任醫師強調,早期深度治療對改善預後至關重要。 -
給毛寶貝安心的照顧! 飼主應與店家簽訂寵物美容契約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612隨著毛寶貝逐漸成為家庭一分子,寵物美容服務需求日益提升,寵物美容不只是外觀修整,更涉及健康管理與預防照護,像是修剪指甲能避免關節變形、定期洗澡可降低皮膚病及寄生蟲感染風險。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提醒飼主,為寵物選擇寵物美容業者,並於服務前簽訂寵物美容契約書,不僅可明確保障雙方權益,更讓毛寶貝享有安心、安全的美容體驗。 -
腎病患者營養補充須謹慎 醫示警硒鋅缺乏恐增洗腎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98醫學建議,面對不可逆的慢性腎臟病或洗腎後的營養流失,可透過適當補充活性硒或鋅微量元素,以達到均衡營養攝取,有助腎臟疾病的控制。 -
失眠分成3種型態!醫揭非單一成因 常與身心問題共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470根據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於2024年發布的「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顯示,台灣整體得分為 81.67 分,僅略高於80分的合格標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中有約 40.9% 的民眾表示睡眠狀況不佳,凸顯睡眠問題已成為民眾心理健康的重要挑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