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辰蘊如/台中報導】網紅醫師蘇怡寧日前分享《自然》期刊最新研究,點出一個長期被忽略的生育真相:男性年齡越大,精子品質越差,可能增加孩子罹患自閉症、癌症等疾病的風險。這項發現打破過去只關注「高齡產婦」的觀念,提醒準備生育的夫妻,爸爸的年齡同樣重要。
男性隨著年紀越大 精子出錯機率增
許多人以為男性生育能力不受年齡影響,但醫學研究顯示並非如此。英國研究團隊分析了81名24至75歲男性的精子樣本後發現,30歲左右的男性,大約每50顆精子才有1顆帶有可能致病的基因突變,但到了70歲,這個比例惡化到每20顆就有1顆。換句話說,年紀越大的爸爸,精子「出錯」的機率越高。
為什麼會這樣?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吳成玄醫師說明,原來男性從青春期開始,製造精子的細胞會不斷分裂複製,每次複製都可能產生微小的DNA錯誤。年齡越大、分裂次數越多,累積的錯誤就越多;還有些帶有突變的精子細胞反而繁殖得更快,像「壞細胞」搶地盤一樣,導致異常精子比例快速增加。這些突變可能讓孩子面臨自閉症、思覺失調症等神經發展問題,甚至某些癌症的遺傳風險也會提高。
生育年齡是關鍵 先生太太都要注意
吳成玄醫師指出,精子品質下降雖然與抽菸、酗酒等生活習慣有相關,然而年齡增長也是因素之一。雖然不是每顆異常精子都會成功受孕,有些在受精或早期發育就會被自然淘汰,但整體來說,爸爸年齡越大,將不良基因傳給下一代的風險確實明顯增加。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許多夫妻將生育計畫延後到35歲甚至40歲以後,這時除了留意媽媽的「生理時鐘」,爸爸的年齡同樣需要考量。
吳成玄醫師建議,如果有生育規劃,無論男女都應該把年齡因素納入考慮,趁著身體狀況較好時完成生育計畫,才能為下一代的健康打下更穩固的基礎。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預防骨折勝於治療!老人跌倒死亡風險增 存骨本要趁早
▸1129講座》心悸胸痛別大意 當心瓣膜疾病與主動脈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