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幽門桿菌
-
你正自願投入胃癌的懷抱嗎? 檢視胃癌7大高風險因子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44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報告統計數據,全世界每年都有超過100萬人罹患胃癌,男性有胃癌的比例約為女性的2倍,被視為全球重要的健康議題。 -
新手媽媽產前産後持續貧血 健檢震驚可能與癌有關!
癌症新知 / 胃癌3285在醫師的建議下安排無痛舒眠胃鏡檢查,檢查過程中赫然發現胃部有1處明顯的潰瘍性腫瘤,經切片病理檢驗後確診罹患低惡性度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MALToma),且有幽門桿菌感染。 -
16歲男高中生學測指考壓力大 12指腸潰瘍反覆腹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70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生活作息不正常,三餐不能準時吃,是症狀發生的主因。很多人會有「餓過頭」經驗,食物早已不在胃部,但是胃酸腐蝕加上胃絞動,就可能在胃壁與12指腸造成潰瘍。邱展賢強調,胃部與12指腸潰瘍很不容易痊癒,如果再加上幽門桿菌影響,病況更是雪上加霜。 -
手上胃藥由紅轉黃快更換 食藥署發布艾適美腸溶錠回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015據食藥署資訊,回收到藥品「艾適美腸溶錠40毫克」,由台裕化學製藥廠公司生產,回收批號是UH2007、UH2108、UH2203、UJ1709,食藥署已要求廠商在11月21日完成回收,並且須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 -
女童鼻血不止四肢出現紅斑與瘀青 紫斑症嚴重恐奪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18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蘇旻昱醫師說明,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簡稱ITP)是因人體的免疫系統誤將血小板辨識為外來物質,其所產生的抗體破壞血小板,影響血小板的生成使得數量低下(正常數量為150,000至400,000/ul),無法凝結紅血球從微血管滲漏出來,而造成皮膚或黏膜的出血症狀。 -
上背疼痛可能是慢性胃炎造成! 長期忽視恐惡化成胃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473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說明,個案張先生發生了轉移痛,胃神經與上背肌肉使用同一個通道也會有重疊,當胃部有疼痛訊號時,有時大腦會誤認上背部疼痛,特別在尖胛骨中間部位,有時不舒服比腹部還明顯,因此很容易讓胃病患者忽略,以為是肌肉筋骨痠痛,胃病卻一直沒有得到治療,疾病越來越嚴重。 -
老是胃脹、胃痛吃不下 你以為消化不良可能是胃癌末期
癌症新知 / 胃癌4424日本大學醫院(日本大学病院)消化器病中心醫師池原久朝表示,胃癌初期是在胃壁內表層黏膜的異常細胞,接著不斷越深越廣增殖,根據不同深度可稱做4種型態,發展到最後變成革囊胃(或稱皮革胃),由於早期癌細胞在胃黏膜,不會聚集在1塊,而是像沙粒般廣範圍分布,因此早期發現有一定困難度。 -
近半數成年人曾染幽門螺旋桿菌 常見檢測方式有3種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03蕭敦仁說明,幽門螺旋桿菌或幽門桿菌(學名Helicobacterpylori)屬於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能躲過強烈胃酸的攻擊,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內。其傳染途徑為糞口傳播,一旦感染後會導致發炎,引發潰瘍,甚至可能發展成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