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40多歲張先生,職業是一般上班族,平時因常使用電腦感覺到肩膀與尖胛骨中間疼痛,沒有外傷與運動傷害病史,曾經試著和緩伸展嘗試抒解,但沒有明顯改善就不以為意,沒想到公司安排健康檢查,胃鏡報告竟然發現慢性胃炎,就醫檢查確診胃病引發轉移痛,接受治療後慢慢好轉,背痛也逐漸改善。
消化器官神經與背部肌肉神經重疊 有可能讓大腦誤判訊號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說明,個案張先生發生了轉移痛,胃神經與上背肌肉使用同一個通道也會有重疊,當胃部有疼痛訊號時,有時大腦會誤認上背部疼痛,特別在尖胛骨中間部位,有時不舒服比腹部還明顯,因此很容易讓胃病患者忽略,以為是肌肉筋骨痠痛,胃病卻一直沒有得到治療,疾病越來越嚴重。
康本初強調,胃病轉移痛個案,在胃鏡檢查時,胃壁內層就像月球表面一樣,坑坑疤疤有許多傷口,因患者原本以為是背部疼痛,沒有考慮到胃正在發炎,胃黏膜在長時間破壞下,出現了很多破口,如果繼續不治療,最嚴重情況可能發生胃癌;康本初特別說,當有肩頸背痛,伸展或吃止痛藥無法舒緩,就要考慮可能是轉移痛。
喝咖啡喝酒發生肩膀痛 讓人忽略可能是慢性胃炎
康本初解釋,肩頸背痛大多數都會先到復健科就醫,但在藥物或物理治療症狀沒有舒緩的情況下,甚至喝咖啡或喝酒,讓肩頸間更痛的話,就必須考慮有沒有可能是內臟所引發的轉移痛;其實不僅胃部,其他消化器官也有類似的轉移痛,例如膽囊的轉移痛可能出現右邊肩膀痛,胰臟的轉移痛也可能出現在上背痛。
康本初提醒,胃炎症狀常常不明顯,可能只有上腹不適、腹脹、噁心等感覺,如果發展轉移痛,更有可能讓人忽略,胃炎發生後,若還是持續接觸危險因子,包含菸酒、高鹽、醃漬飲食等等,或是持續幽門桿菌感染,就有可能會發生胃癌。所以當上背部發生疼痛,相關治療得不到舒緩,就要考慮可能是消化器官有問題。
胃炎不積極治療 恐怕發展成胃癌
康本初補充,當出現上背痛,在復健伸展、適度休息後一直沒有改善,或是同時有胃炎相關症狀,就有可能是胃炎引起,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一旦發現罹患胃炎,應積極治療,以降低胃癌的發生機會。
更多NOW健康報導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3餐老是在外竟引來乾眼症 更年期婦女高油脂飲食惹禍
延伸閱讀
-
寶寶哭鬧不休病因多 兒科急診常見感染輪狀病毒腸胃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36出生還沒滿月的寶寶,哭鬧不休,怎麼哄抱,都無法安靜下來,這是新手爸媽的惡夢,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陳政宇表示,常見兒科急診病因眾多,例如:疝氣、腸胃炎、腸套疊,以及對配方奶的牛奶蛋白成分過敏,家長應該提高警覺,如發現幼兒異狀,務必儘速就醫。 -
處方胃藥「永吉助胃康錠」主成分下降 共回收600萬顆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330用於治療胃部相關疾病的永吉膜衣錠傳出部分批號產品安定性試驗結果趨近規格下限,廠商主動回收產品。因該藥品成分複雜,廠商初步判斷原因是材料的品質造成,但詳細原因需待廠商調查。 -
諾羅病毒來襲!單週11萬人腹瀉就醫 近4週傳83起群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24身為學生的你,身邊有人因為腹瀉請假嗎?或是有人在FB提到自己感染「病毒性腸胃炎」拉個沒完呢?因為諾羅病毒正在偷偷入侵大家的生活!疾管署表示,上週(2月20日至2月26日)因腹瀉就診的人多達11萬人,且近4週(1月24日到2月19日)發生83起腹瀉群聚通報。疾管署提醒,勤洗手與注意飲食,才能防範「病從口入」。 -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 上腹痛、背痛、黃疸等是重要警訊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052資深藝人巴戈16日晚間病逝林口長庚,死因為胰臟癌,享壽67歲。醫師表示,胰臟位於後腹腔、胃的後方,透過腹部超音波也較難發現異狀,早期腫瘤又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大都到了晚期,無法開刀,1年存活率僅約1成。 -
男下背痛「走1步休息2步」! 檢查發現是脊椎脫滑惹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671南部1名50歲王先生1年多來飽受下背痛、左小腿及足部麻痛,跑遍多家醫院仍未好轉,經輾轉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查後揪出麻痛原因,原來是腰椎滑脫及脊椎狹窄合併神經壓迫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