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平均壽命
-
每天量血糖還不夠? 檢測糖化血色素才準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575糖尿病患俊雄(化名)最近很苦惱,他心想:「我每天量測空腹血糖值都在100 mg/dl左右,為什麼醫生還說我的血糖控制不佳呢?」為了瞭解自己的血糖變化,有些糖尿病患者會使用血糖機,量測空腹血液中葡萄糖值的高低(即血糖值),作為病情控制的判斷參考,不過空腹血糖值僅能代表短時間內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如果醫師要瞭解病人長期的血糖控制情形,可透過「糖化血色素(HbA1C)」的檢測結果,作為參考依據。
-
改善老人視力走出憂鬱 銀髮活出「睛」彩人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015年長者常見5大視力問題之中,第一名為老花,其次則是白內障、散光、近視及青光眼,許多長輩忽略視力問題,認為看不清楚也沒關係,反正年紀大了,視力本就會退化。 -
健康檢查新觀念 專題講座額滿為止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998新世紀的醫療課題不再是治療已出現臨床症狀的病人,而是在尚未發病就醫前,透過早期篩檢,將個人健康問題發掘出來,以便更早期預防及治療。為讓民眾了解健康檢查的重要性及其內容,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將於106年12月16日舉辦免費健康講座,邀請到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助理教授,為民眾主講「健康檢查新觀念」。
-
台灣女人越來越長壽 男人健康促進待加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12衛福部國健署舉辦「活躍老化相關計畫」成果論壇,成大公衛所所長胡淑貞在會中公布台灣老人健康國際比較研究,結果發現,近20年來,台灣男女平均壽命均明顯增加,男性平均餘命增加3歲,女性增加4歲,在世界各國排名屬於中段班。
-
父母皆有先天性心臟病 幼兒罹患風險增7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66隨著手術和醫藥、照護等進步,越來越多患者可以順利長大成人,平均餘命已從過往的30多歲逐漸延長至50多歲,但平均壽命仍短於一般民眾,不少人則擔心疾病遺傳給下一代。 -
不良飲食習慣恐短命 改進「餐盤」延長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1根據研究顯示,因缺血性心臟病等相關因素而病逝的人口有948萬人;因糖尿病而病逝的有143萬人;因吸菸而死亡的也有710萬人;而因不良的飲食習慣等相關因素死亡的比例,則是占了全球總死亡人口數的18.8%,也就是說,每5個死亡人口中,就有1個人是因為飲食習慣不佳而過世。
-
愛美不分老少 八旬婦人矯正牙齒找回年輕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610台北慈濟齒顎矯正科主任陳建成表示,年輕時齒列整齊,年老時不見得就一樣好,因為牙齒處於變動狀況,隨著年紀的增長,中高齡者常有牙周病問題,以致牙齦萎縮、牙齒較容易鬆動;長年咀嚼食物,牙冠被磨得越來越短,也可能造成牙齒移動。
-
預防更年期不適 中醫建議45歲前開始調理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83許多女生聽到更年期就如臨大敵,原因在於更年期會讓人聯想到許多不適的症狀,如:潮熱、盜汗、失眠等,但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只要在45歲前提早調理身體,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是可以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