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少運動
-
久沒運動太逞強恐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早日恢復跑跳自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42原本一直持續有運動習慣的人,短期內沒運動,身體原本能承受的耐力會減弱。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舉例,有1名55歲女性患者,過去羽球打了10多年,微解封後立刻到羽球館大展身手,與對手過招1個多小時,隔日右手竟無法舉高,腫痛到難以入眠,就醫檢查才知道突然運動過量釀成嚴重的肩膀滑囊炎,注射類固醇後才得以緩解。 -
情緒低迷恐造成腸胃不適 持續惡化還可能影響大腦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92疫情期間許多人宅在家,看似輕鬆,但情緒緊繃、壓力沉重,也傷了腸胃。52歲王小姐罹患多年胃食道逆流,因為疫情緣故經濟壓力變大,且少運動,血壓不穩、腸胃脹氣,又持續打嗝,連帶睡眠品質也變差。 -
產後憂鬱打亂育兒節奏 產後憂鬱症高風險族群是妳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16婦女生產後容易產生情緒低落或心情不穩的狀況,這些現象大多在幾天後就會消失,但也有少部分症狀嚴重的個案,需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與照護。臨床統計約有70%~80%的婦女在產後出現程度不一的情緒困擾,有10%~20%的婦女則會出現產後憂鬱症。根據兒福聯盟調查,超過6成的新手媽媽不考慮再生小孩,這顯示了生兒育女對現代婦女來說,的確是沈重的負荷。 -
上班族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引來代謝異常大有人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88腰圍是判定代謝症候群最簡易的指標,也是最容易超標的項目,成年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腹部肥胖、內臟脂肪多。 -
3個月沒運動馬上恢復過去運動強度 足底筋膜炎來作怪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850因為擔心增加感染風險,許多慢性疼痛患者在疫情期間不敢回診就醫,復健科醫師發現,不少人宅在家,久坐不動,缺乏運動,雙腳長期處在低活動量狀態,很容易導致足底急慢性發炎,增加跌倒或運動傷害等風險。 -
疫情期間天天叫外送膽固醇超標 平日這些習慣是幫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25低密度膽固醇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逐漸堆積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將導致血管狹窄、甚至阻塞,所以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林肇鋒醫師解釋,高密度膽固醇對我們身體非常重要,它可以把血液裡面過多的膽固醇運送到細胞裡,讓膽固醇不會長時間停留在血液裡,便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斑塊,因此高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好膽固醇」。 -
別忽略!高血壓老是降不下來 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99在高血壓的分類上,有一種分類是把高血壓分成原發性和次發性兩種。90%的病人都是原發性高血壓,也就是因為年紀老化、基因、環境等多重原因形成的。但如果是因為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壓,並且可以歸究於單一病因的,則稱為次發性高血壓。 -
戶外運動佩戴口罩注意「5大禁忌」 以免身體負荷不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0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2級,雖然仍繼續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但民眾仍可在適當防護下到戶外活動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