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少運動
-
董氏攜手體育署推行規律運動日計畫 鼓勵學生們動起來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5394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運動習慣,教育部體育署及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展「樂動150,迎奧運挑戰」校園規律運動計畫,與全台454所學校共同推廣,並於今年開始倡議「規律運動日」,期盼提升孩子的身體活動量。 -
代謝症候群上身沒注意? 有4分之1人不曉得健康出狀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1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大安門診部主任宋季純表示,根據110年成人健檢受檢者資料發現,自稱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病史民眾,在受檢後異常結果比例竟高達4分之1,透過定期健檢,可幫助您有效掌握個人的健康狀況!目前大安區有44家醫療院所提供「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其中21家更加入「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除了篩檢還可針對代謝症候群,提供客製化健康管理。 -
10大健檢異常率排名出爐! 醫提醒:出現紅字切勿輕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381年之計在於春,不少人喜歡在年初規劃新年計劃,為自己安排1套完整的健康檢查也常是必然的選項。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健檢項目,到底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鑑古知今,聯安診所家庭醫學科暨職業醫學科主任王森德醫師分析2023年聯安健檢大資料庫「10大健康異常檢項」,做為民眾在2024年安排健康檢查時的參考依據。此外,王森德也提醒,看到健康檢查紅字不要慌張,但也不要輕忽,定期健康檢查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改善健康的長遠之策。 -
糖尿病血糖未飆前從1數值揪風險 專家點名肥胖者小心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34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預防糖尿病除觀察血糖外,更要注意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此數值是臨床上判定糖尿病風險高低的標準之一,可更早得知有無血糖控制問題,尤其臨床上中心型肥胖者因內臟脂肪高,最容易罹患胰島素阻抗,不可不慎。 -
補教老師血糖高不願吃藥! 糖尿病症狀出現才開始後悔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02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佾璇表示,臨床門診中經常遇到初診斷「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會提問道「醫師,我一定要吃藥嗎?」或「藥要吃到什麼時候?」甚至「我沒有不舒服為什麼吃藥?」、「不吃藥會怎麼樣?」…等問題,之後就會消失一段時間,等到病情加重,才又看到患者面露羞澀回診就醫。 -
7旬嬤頭暈2年找不出病因! 竟是三高肥胖釀狀動脈狹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02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指出,狹心症屬冠狀動脈疾病,當冠狀動脈硬化、變窄或阻塞時,會造成心臟血流不順,80%會出現胸悶痛症狀,10%會有腹痛症狀,僅少數約5%會出現頭暈,甚至無症狀。 -
賴向華急性心肌梗塞享年56歲! 氣溫驟降慎防猝死意外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6786這幾天入秋首波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全台有感,又有心梗猝死不幸消息傳來!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指出,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今(19)日凌晨在住家,被妻子發現身體冰冷、失去呼吸心跳,經醫護人員搶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年56歲,研判死因疑似為天冷引發急性心肌梗塞。 -
荷爾蒙減少心血管風險倍增! 國健署籲做好更年期保健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13每年10月18日為「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今年特別強調,更年期女性要重視心血管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調查,心血管疾病為女性第2大死因,特別是更年期階段的女性,卵巢功能退化,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導致腹部脂肪容易堆積、血脂異常、胰島素抗性增加,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死亡風險也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