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腦
-
為助中風父康復!孝子奔波近2百公里 尋求中西醫合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21因應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黃仲諄呼籲,大家可牢記FAST中風口訣「臉歪、手垂、大舌頭,記下時間快送醫!」如果發現身邊親友有症狀,要把握黃金3小時趕緊治療。同時民眾平時要維持健康生活,不抽菸、勤運動,遠離三高風險,才能有效預防中風發生。 -
草蜢蔡一傑患腦瘤!醫師提醒腦瘤8症狀 遠離腦瘤危險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118在歌迷印象中活蹦亂跳的團體「草蜢」成員之一蔡一傑,驚傳罹患腦瘤,本月20日他本人證實,已經切除腦部腫瘤手術,手術也很順利,請大家放心。過去台灣的媒體工作者陳立宏被診斷出惡性腦瘤神經膠質瘤,和病魔對抗2年多後,於今年6月19日病逝,享年52歲,令人不勝唏噓。醫界對惡性腦瘤神經膠質瘤的發病原因仍不明,據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特約醫師蔡清標、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臨床組教授張承能呼籲,不管男女老幼,應定期進行全身健檢,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染新冠竟讓本態性顫抖惡化! 婦人雙手、嘴唇抖個不停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03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指出,「本態性顫抖」是種腦部神經傳導異常所引起的不自主運動疾病,60歲以上的人口盛行率約為5%。患者會出現手部、頭部、甚至喉部的肌肉顫抖,但與巴金森氏症不同,不會有肢體僵硬的症狀。 -
善終自主!預立醫療走完自己的人生 家人不受抉擇之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582000年開始,台灣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末期病人拒絕醫療的權利,2016年更是通過亞洲首個「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拒絕醫療權擴及至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等重症患者。2019正式實施自2023年底,已有6.8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irective, AD),大約有2%成人完成簽署,但相較美國約37%的簽署,比例仍偏低。 -
顫抖症「顫抖」本質找到了 神經醫學新突破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679原發性顫抖症盛行於高齡族群,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為找出引起顫抖的機制,並協助國人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共同支持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潘明楷副教授研究團隊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轉,直指「顫抖」的本質,且透過週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並將此一系列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腦發炎傷視神經!多發性硬化症病友 短短1周視力剩0.1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599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部主任羅榮昇表示,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患者的身體免疫系統會引起相關發炎反應,並展開自我攻擊。每位患者情況差異大,臨床表現會依照攻擊的神經部位而有不同症狀,若病灶發生於視神經可能視力喪失;發生在小腦可能會平衡失調;發生在脊髓則會四肢無力、麻木;發生於大腦會影響認知功能,其他常見症狀還有感覺異常、對冷熱異常敏感、疲倦、運動失常等等情況。 -
聽力下降以為老化!檢查竟揪出腫瘤 靠1手術成功移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8467歲的李先生2年前開始有左耳聽力下降的情況,時常聽不清家人說話的聲音,原以為是年紀漸長所導致的老化性聽力障礙,因此並不以為意。直到半年前情況越發加重,甚至時常聽見「嗡嗡嗡」的雜音,加上四肢出現麻刺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才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門診。透過小腦核磁共振檢查,徐賢達主任確認李先生罹患的是「聽神經瘤」,遂安排「耳朵後入路手術」將腫瘤移除,所幸他術後恢復狀況良好,耳朵不再聽到吵雜聲。 -
惡性腦瘤治療新希望 類病毒奈米載體有望改善治療困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7905惡性腦瘤治療出現新武器!長庚醫院攜手成大醫工跨領域合作,成功開發創新的類病毒奈米載體,可攜帶治療用核酸片段,抑制腫瘤特定基因表現,增強放射治療效果,動物實驗顯示能延長腦瘤小鼠2倍的存活期,治療效果顯著。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6月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頂尖期刊,創新概念更獲選為期刊封面故事,並榮獲2023年國家新創獎肯定,未來極具高度臨床應用潛力,有望克服現腦瘤治療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