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家暴
-
體罰藏暴力循環風險! 家扶:3成學童不知為何被體罰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41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禁止體罰兒童,在日韓修法明定禁止父母體罰後,台灣也將跟進並於近期公告民法修正草案。家扶基金會調查兒少對父母體罰看法,在3月21日公布《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報告,顯示學齡階段在小學的兒少遭父母體罰比例高,甚至有3成表示父母不會告知體罰原因,7成認同體罰會讓親子關係變差,近8成認為會對自己身心造成傷害。父母教養影響兒少人格發展,體罰的速成式教養策略,無形中卻犧牲了「親子關係」和「兒少健康」,更潛藏暴力循環風險。家扶基金會「用愛包圍計畫」代言人林宥嘉,持續關注兒少保護議題,同理家長在教養子女上的每一分努力,呼籲用合宜的管教方式才能正確傳達父母的愛,而社會大眾一起加入關注、用愛包圍。 -
2021年家暴案高達15萬件 鍾欣凌任公益大使籲反家暴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57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年家暴通報案件持續成長,2021年家暴通報案件數逼近15萬件,較5年前高出26%;2021年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調查報告更指出台灣每5人就有1人,也就是約158萬的婦女,一生中曾經遭受親密伴侶暴力! -
疫情下42%美國人「宅胖」13公斤 85210找回健康體態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834疫情期間減少出門,有些小朋友與青少年在家吃零食看電視,體重不斷飆升,全球皆然。美國1項APA調查顯示,新冠疫情1年後,高達42%美國成年人體重增加、且平均增幅達13公斤。台中佳鴻診所唐子涵醫師也指出,國內外數據統計普遍發現,約有40%民眾在疫情期間因缺乏運動、飲食不正常等導致體重增加 ,普遍稱為「疫情性增肥」。 -
每日8幼童成為離婚父母「三明治」婦團曝NG探視行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63別讓孩子當離異父母的「夾心餅乾」!依據司法院統計,2021(110年)就有2,877個孩子需透過地方法院酌定監護權歸屬,意即平均每天有約8個孩子捲入離婚父母的監護權大戰。 -
婚姻如同愛情墳墓 網友討論令人想走出墳墓的離婚理由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553《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1年度「離婚理由」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離婚原因有哪些? -
10名青少年有3人喝過酒!18歲前飲酒 精神疾病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70未滿18歲的青少年飲酒,可能喝出成癮症,精神相關疾病的風險暴增!在2016年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有6.8%的男性及2.2%的女性死亡可被歸因為飲酒所造成的傷害,對青少年的傷害更加嚴重。同一研究中也有統計,高達7%的失能校正人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衡量整體疾病負擔的方法)和酒精濫用有關。 -
2021被喻為「離婚元年」? 多對明星離婚網曝6大原因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48觀察近1年「離婚」的相關話題討論,可發現因近期多組藝人的「外遇」離婚事件,該項原因也成了民眾熱議的離婚緣由,不少網友看到藝人因外遇而離婚的新聞後,紛紛留言表示「想自由就不要結婚害人」,同時也常見民眾發文請益「面對伴侶外遇時的抉擇」,都特別容易引起網友憤慨表示「外遇離婚就對了!壞戲拖棚影響健康」、「不要讓自己那麼卑微,諮商不一定有用」等,紛紛規勸不應容忍伴侶的外遇出軌行為。 -
疫情焦慮衝擊你我生活 恐慌症個案比疫情前增加近3成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8防疫3級警戒實施後,國內經濟受到重創,無薪假上班族及失業人口直線上升,不少家庭經濟收到影響,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最近門診中的憂鬱、焦慮患者明顯增加。此外,學生居家學習,家長在家上班,親子互動頻繁,卻也可能增加摩擦,引發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