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定期篩檢
-
每31分鐘就有1人罹腸癌 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及早揪息肉
癌症新知 / 腸癌2478大腸癌在近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國健署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在防治上較為艱困的原因是早期大腸癌幾乎無症狀,國健署提醒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前往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找出藏在大腸中的息肉,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
本土+9403!疫情穩定向下 王必勝強調解封不走回頭路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0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上週(3月3日到3月9日)平均每日新增10,609例COVID-19確定病例,其中為10,439例本土個案及170例境外移入;另上週平均每日新增研判52例死亡。 -
女性確診者發病後才發現染上愛滋 疾管署呼籲定期篩檢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2874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然疾管署統計,2022年新增42位女性的愛滋感染者,且在感染後3個月才發現自己感染愛滋,使自己受到愛滋病毒侵擾的時間拉長。因此疾管署慢性傳染病組副組長詹珮君提醒,女性也應該勤於進行愛滋篩檢。 -
新北創下HPV高接種率 婦女預防子宮頸癌記得做這檢查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412子宮頸癌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造成全球至少34萬人死亡,也是我國常見的女性10大癌症死因。為防治子宮頸癌,我國自2019年推動入學國中女生公費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至2022年已達92%的接種率,遠超過全球平均,更超過鄰近已開發國家包含日本、韓國及澳洲等,新北市更在2022年創下92.91%的高接種率。 -
羅一鈞:本土最強病毒株揭曉 近7成民眾感染BA.2.75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78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45例本土個案 (30例BA.2.75、7例BA.5、6例BQ.1、2例XBB) 及33例境外移入 (12例BA.2.75、11例XBB、4例BA.5、4例BQ.1、2例BF.7)。 -
疫情走緩!長照機構快篩頻率調整 住民1週篩1次就可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0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鑑於疫情走緩,將調整住宿式與社區式的照顧機構定期執行公費快篩措施。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從2月27日起到3月31日,取消社區式照顧機構定期快篩措施。 -
乳癌化放療副作用好痛苦! 中醫採取食養調理協助緩解
癌症新知 / 乳癌2478乳癌病友因為接受西醫的化療而產生的假性停經症狀,容易潮熱、盜汗與心悸!以中醫的觀點來看,賴睿昕指出,是屬於陰虛血燥的體質,這時身體也是屬於容易發炎狀態,為了因應後續可能的手術、放化療,癌友的首要任務便是儲備體力,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多半會伴隨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副作用,在吃不下以前就該顧好營養,因此建議以優質蛋白搭配低脂高纖的飲食為原則。 -
中研院士朱雲漢罹直腸癌辭世 高危族群應定期做1篩檢
癌症新知 / 腸癌2277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朱雲漢驚傳5日因直腸癌過世,享壽67歲。朱雲漢的哥哥朱雲鵬今(6)日凌晨透過臉書對外證實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