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宋慧玲
-
孩子永久牙門牙萌出見戽斗端倪 及早矯正比拖延「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8174宋慧玲指出,不少人認為等孩子過了12歲,恆齒全部長出來後再矯正都還來得及。其實,不論是機能性或骨骼性戽斗,都應把握7至11歲的矯正黃金期,才能及時挽救孩子的戽斗。因此,當孩子7歲長出門牙恆齒時,若仍有戽斗情形,就必須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此時是第1階段的矯正黃金期,矯正重點在於預防性矯正,調整前牙的反咬情形,使上下顎骨骼平衡發展。 -
植牙不單是補缺! 牙醫師:術前應同時評估牙周與齒列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6048如果牙齒有缺損又希望維持咀嚼功能,應視患者本身的口腔條件,選擇固定假牙、活動假牙或人工植牙。牙醫師宋慧玲表示,植牙的最大好處是不須修磨其他牙齒,主要是將植體置入缺牙區的齒槽骨中,日後不用擔心這顆牙齒蛀牙,但要注意口腔清潔,預防植體周圍炎。一般而言,有幾種情況牙醫師會建議採取人工植牙方式補救。 -
孩子矯正一定要拔牙? 牙醫師提出兒童不拔牙矯正觀念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957宋慧玲醫師指出,牙齒排列不整齊,是由許多原因所造成,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因素。牙齒與骨骼的大小,都是由基因遺傳決定,不少人因為牙齒與口腔空間的比例不對,像是牙齒較大、口腔空間較小所形成的「齒顎空間不足」,便容易呈現齒列不整;有些人則是上下顎骨發育不完全,容易變成「戽斗」、「暴牙」、甚至是下巴歪斜的情況產生。 -
暴牙特徵鏡中觀察可得知 若未及時矯正顏值恐大受打擊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698牙醫師宋慧玲表示,造成暴牙的原因除了來自先天遺傳因素外,小時候習慣吸手指、咬指甲、吸奶嘴,都會間接導致暴牙的結果。如果觀察鏡中的自己,發現上下門齒及上下頜骨向前突出,放鬆狀態時上下唇多半不能自然閉合,張嘴笑時牙齦大量外露,就是暴牙的明顯特徵。從正面看開唇露齒,側面觀察上顎前突、下巴後縮,還有厚唇、咀嚼肌肥厚、鼻子短塌等顏值大受影響。 -
女童戽斗、齒列不整身心受創 矯正抓準時機事半功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526牙醫師宋慧玲表示,許多孩子從小就有戽斗問題,倘若家長不了解其嚴重性,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恐增加日後矯正的難度及風險。戽斗常會造成咬字困難,導致口齒不清,影響給人的第一印象;或是因齒列不正造成進食困難,影響發育期的營養吸收。綜觀以上,戽斗、齒列不整對於孩童的身心健康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父母不得輕忽。 -
孩童齒列凌亂咬合不正 除遺傳因素還有這些後天壞習慣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925一般而言,齒列不整、咬合不正的因素除了先天性遺傳之外,後天的各種壞習慣,例如:2歲後仍吸吮手指或奶嘴、習慣性舔牙齒、咬嘴唇、磨牙、以及因鼻塞過敏慣用口呼吸等,都會影響孩童顎骨發育不良,是造成孩童齒列不整的罪魁禍首。 -
孩子齒列不整應及早矯正 唇舌使用習慣也可能是元凶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876牙醫師宋慧玲表示,每個孩子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因人而異,通常黃金期為9至12歲,在乳牙與恆牙同時並存的混和齒列期,就應進行矯正治療,臨床觀察約7、8歲時即可看出上下顎骨之間的差異,或空間不足的程度,若能及早進行齒顎矯正,就能改善骨骼、肌肉和齒槽骨不當的生長發育,讓永久牙順利萌發。 -
學童咬合問題影響孩子健康 透過5步驟可自我檢測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907收治前述病患的牙醫師宋慧玲表示,小雨很幸運,能在9至12歲的黃金齒顎矯正期進行治療,且成效顯著。但臨床上遇到的另外2名病例就沒這麼幸運,1位是就讀高一的北一女高材生,從小成績優異,隨著年齡增長更加重視外貌,因為天生戽斗而開始討厭自己,甚至口齒不清的問題也變得嚴重;另1名男生國三時就已有戽斗現象,升高三時居然發生上下排牙齒無法正常咬合的狀況,甚至連咬斷一塊豬排都覺吃力,礙於升學壓力下,拖到升上大學後才決定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