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黃子琳/台北報導】「乳牙蛀掉不用管,反正等恆牙長出來就好」、「一定要等到恆牙長齊,才能進行牙齒矯正」、「矯正牙齒一定要拔牙,牙齒才有空間移動」、「牙齒矯正沒有個2、3年,不可能拆掉牙套」等觀念,乍聽之下好像頗有幾分道理,但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牙醫師宋慧玲醫師表示,只要把握「黃金矯正年齡」,並善用擴張器調整口內空間,其實就能讓孩子在不拔牙的情況下,順利完成牙齒矯正。
宋慧玲醫師指出,牙齒排列不整齊,是由許多原因所造成,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因素。牙齒與骨骼的大小,都是由基因遺傳決定,不少人因為牙齒與口腔空間的比例不對,像是牙齒較大、口腔空間較小所形成的「齒顎空間不足」,便容易呈現齒列不整;有些人則是上下顎骨發育不完全,容易變成「戽斗」、「暴牙」、甚至是下巴歪斜的情況產生。
▲善用擴張器調整口內空間,其實就能讓孩子在不拔牙的情況下,順利完成牙齒矯正。(圖/慧安牙醫提供)
除了先天遺傳之外,很多時候更是後天的不良習慣所致。宋慧玲醫師提到,近年來由於空氣汙染日益嚴重,愈來愈多孩子有過敏性鼻炎、呼吸道疾病等問題,經常因鼻塞而改用嘴巴呼吸。當孩子張口呼吸時,舌頭會平攤、向前,牙弓會因為舌頭的刺激造成開咬,失去生長的張力,以至於牙弓變小,長此以往,不但容易使牙齒變得凌亂,鼻腔問題也會日漸嚴重,建議除了牙齒矯正以外,也應徹底治療呼吸道疾病。
宋慧玲醫師說明,在混合齒列期,也就是乳牙及永久牙並存的時期,如果乳牙蛀掉或早期脫落,周圍的牙齒會向缺牙的位置移動,導致恆牙缺乏足夠的空間生長,最後造成牙齒凌亂,因此家長絕對不能置之不理。此時,建議配戴「空間維持器」才能替永久牙維持萌出空間,讓恆牙順利生長,以利日後進行不拔牙矯正。
值得關注的是,兒童牙齒矯正的「黃金年齡」,普遍大約定義在9至12歲,但現代孩子的營養好、發育早,牙齒生長速度也較快速,所以應該要提早進行評估,並定期回診,觀察牙齒排列是否有變化。宋慧玲醫師分析,普遍來說,孩子大約在6歲會長出第1顆大臼齒,並約於12歲換完乳牙,上顎骨約在9歲開始生長,到12歲定型,下顎骨則約在13歲進入成長期,到18歲定型,因此,一般建議把握黃金矯正期,就能採用「不拔牙」的方式矯正牙齒,連帶暴牙、戽斗也都能提早得到改善。
▲把握黃金矯正期,就能採用「不拔牙」的方式矯正牙齒,連帶暴牙、戽斗也都能提早得到改善。(圖/慧安牙醫提供)
宋慧玲醫師解釋,日式不拔牙矯正擴張器治療的第1階段,是藉由擴張器增加口內空間,使牙齒有足夠的位置生長;治療第2階段,是置入牙齒矯正器,重新排列、調整,並改善牙齒咬合,達到完美咬合的目標。
宋慧玲醫師強調,「不拔牙矯正擴張器」的做法是利用「擴張器」並配合「記憶彈線」相輔相成,拉力穩定又不疼痛,讓牙齒骨骼能順著發育成長而進行調整,不但能縮短孩子牙齒矯正的時間,還能降低因長時間戴矯正器而蛀牙的機率。
宋慧玲醫師提醒,透過「不拔牙矯正擴張器」只要晚上戴6至8小時,白天不必配戴,孩童比較容易清潔,也不用擔心帶去學校遺失或同學互撞受傷,進行牙齒矯正要注意,每次吃完或喝完東西後,務必要仔細清潔每顆牙齒。更應配合醫囑,矯正期間每3、4周回診1次,矯正完成後戴維持器期間每3到6個月回診1次,如此按部就班遵照醫囑,便能循序漸進擁有一口整齊美麗的好牙。不論是戽斗或暴牙的病人,也都可以因為把握黃金期,善用擴張器、面弓、頭帽調整上下顎骨的差距,事半功倍達到骨骼矯正的目的。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突破傳統人工水晶體 新型去光暈、眩光夜間視力更清晰
相關部落格
-
破除兒童牙齒矯正錯誤觀念 牙醫師為爸媽盤點常見迷思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8261宋慧玲醫師指出,7到11歲是兒童矯正牙齒的黃金期,此時可利用「日式不拔牙矯正」調整齒列,先以擴張器撐開顏面口腔骨骼,讓牙齒有足夠的空間生長,接著再置入牙齒矯正器,循序漸進地讓牙齒排列整齊。必要時會配合記憶彈線,其拉力穩定且不會疼痛,讓牙齒骨骼朝正確的方向生長,不僅能縮短矯正時間,也可減少兒童因長時間戴矯正器,而增加蛀牙的機率。 -
孩子永久牙門牙萌出見戽斗端倪 及早矯正比拖延「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525宋慧玲指出,不少人認為等孩子過了12歲,恆齒全部長出來後再矯正都還來得及。其實,不論是機能性或骨骼性戽斗,都應把握7至11歲的矯正黃金期,才能及時挽救孩子的戽斗。因此,當孩子7歲長出門牙恆齒時,若仍有戽斗情形,就必須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此時是第1階段的矯正黃金期,矯正重點在於預防性矯正,調整前牙的反咬情形,使上下顎骨骼平衡發展。 -
植牙不單是補缺! 牙醫師:術前應同時評估牙周與齒列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808如果牙齒有缺損又希望維持咀嚼功能,應視患者本身的口腔條件,選擇固定假牙、活動假牙或人工植牙。牙醫師宋慧玲表示,植牙的最大好處是不須修磨其他牙齒,主要是將植體置入缺牙區的齒槽骨中,日後不用擔心這顆牙齒蛀牙,但要注意口腔清潔,預防植體周圍炎。一般而言,有幾種情況牙醫師會建議採取人工植牙方式補救。 -
暴牙特徵鏡中觀察可得知 若未及時矯正顏值恐大受打擊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202牙醫師宋慧玲表示,造成暴牙的原因除了來自先天遺傳因素外,小時候習慣吸手指、咬指甲、吸奶嘴,都會間接導致暴牙的結果。如果觀察鏡中的自己,發現上下門齒及上下頜骨向前突出,放鬆狀態時上下唇多半不能自然閉合,張嘴笑時牙齦大量外露,就是暴牙的明顯特徵。從正面看開唇露齒,側面觀察上顎前突、下巴後縮,還有厚唇、咀嚼肌肥厚、鼻子短塌等顏值大受影響。 -
女童戽斗、齒列不整身心受創 矯正抓準時機事半功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03牙醫師宋慧玲表示,許多孩子從小就有戽斗問題,倘若家長不了解其嚴重性,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恐增加日後矯正的難度及風險。戽斗常會造成咬字困難,導致口齒不清,影響給人的第一印象;或是因齒列不正造成進食困難,影響發育期的營養吸收。綜觀以上,戽斗、齒列不整對於孩童的身心健康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父母不得輕忽。
延伸閱讀
-
兒童確診!家長如何判斷就醫或送醫? 指揮中心今宣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4近日發生不少兒童確診演變中重症、死亡案例,讓許多民眾憂心忡忡,為了加強家長照護的警訊,指揮中心今(19)日針對兒童病例的居家照護警訊表徵做宣導。 -
國外「兒童急性肝炎」悄悄蔓延 可能與新冠肺炎有關?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8在國內受到新冠本土病例直擊的時刻,世界各地頻傳不明原因之兒童急性肝炎。最新研究顯示,這些病例與新冠肺炎有關。到5月3日,英國有163例符合不明兒童肝炎定義的病例,有醫師認為,這波肝炎多發生在10歲以下兒童,可能與腺病毒41型有關。 -
今年6兒童重症2例因腦炎死亡! 羅一鈞推估下週達高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81今(18)日的本土確診數高達8萬5310例,比昨日增加3成,預料未來一週將是疫情的最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診數向來有高高低低情形,且與採檢人數與量能有極大影響。 -
染疫幼童重症及致死率莫輕忽 兒童疫苗怎麼選?專家說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67首批BNT兒童疫苗16日抵台,最近將於校園開打,專家提醒,不管是莫德納或是BNT兒童疫苗,幼兒施打後,都可降低住院率、重症率與死亡率,而肥胖,或患有癲癇顯、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免疫不全等病童更應接種疫苗。 -
輝瑞兒童疫苗何時開打?周志浩答 51位醫護染疫後召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5首批輝瑞兒童疫苗77.76萬劑在16日上午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在今(17)日表示,預計需要1週完成檢驗封緘作業,實際開始時間尚待教育部完成意願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