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安養中心
-
新竹一里雲村醫養園區祖孫運動會 前職棒選手一起樂活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7573一里雲村醫養園區保健院長江明哲醫師亦於現場分享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並示範適合長輩在家進行的簡易體適能運動,提供實用的健康建議,讓運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展現園區在「預防醫學」與「日常健康管理」方面的專業實力。 -
結核病防治新策略!強化潛伏性結核檢驗 降低發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61台灣結核病防治工作持續取得成效,但結核病的威脅仍不容忽視。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最新統計資料,台灣的結核病發病率雖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6000多例新發病例,且潛伏性結核的比例亦不容小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詹雲翔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2023年台灣結核病新發病例數為6,584例,每10萬人口發生率為28.2人。 -
聽損未介入輔具3大高風險族群 居家到府服務提供解方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186研究報告顯示,未矯正的聽力損失可能會帶來失智症、跌倒、憂鬱等風險,但仍有絕大多數的聽損長輩排斥助聽輔具的介入。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聽損發生率為10%的標準,加上每年助聽器進口量的對比下,等於台灣每年僅4.5%的聽損人口實際採取行動選擇使用助聽輔具。 -
12月10日取消醫院探病快篩 這3種人仍須快篩陰性證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84探病規定略有變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8)日表示,從12月10日起,有條件開放探病規定,現在新規定為不需出示當日快篩證明,僅以下幾種情形:有症狀、自主防疫期間或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例如剛從國外回來)還是要做快篩。未來將發醫界通函說明新規定。 -
別讓腦中風凌遲後半生! 細胞間質療法找到逆轉新曙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09家佑診所院長侯泰宇醫師表示,腦血管產生病變主因來自於動脈硬化,因為血管愈來愈狹窄最後堵塞,腦細胞得不到血流供應,導致腦細胞壞死這就是缺血性中風;另一種出血性中風因血管硬化、失去彈性,最後「爆管」破裂,產生血塊後壓迫到腦組織,造成腦細胞受損。 -
首例哥倫比亞B.1.621新變異株侵台 具2種病毒基因特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26新冠變異株大軍壓境,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再確認6名境外移入感染病毒,分別有4例Delta變異株、1例Alpha、1例B.1.621(哥倫比亞變異株),指揮中心統計,境外移入中42人檢出Delta變異株最多。 -
非藥物治療 重展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笑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86昱捷診所陳震宇醫師表示,目前針對失智症治療可分為藥物與非藥物,雖然臨床已有數種藥物可使用,但仍有反應不佳及可能出現副作用的情形發生。因此,無副作用且具治療效果的非藥物性治療介入佔有相當重要性,美國近年更已將非藥物治療視為治療方式之一,期望透過非藥物治療來增進患者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並延後被送到安養中心的時間。
-
8旬老翁持剪刀自殺 竟為失智造成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07北榮一項研究發現,連續觀察60位老年失智住院患者一年,發現有7人因自殺行為而住院治療,這些患者皆有輕度到中度失智症。研究人員分析北部一家安養中心自殺高危個案,發現5位為失智症患者,其中3位診斷為失智症後的半年內即出現自殺意念,2位是先出現自殺意念,不久即診斷患有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