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安撫
-
韓國教育專家分享 小朋友大哭又不聽話「1句話」逆轉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750國內外都有類似的俗語「3歲豬狗嫌」,意指2到3歲的小朋友,情緒不穩定,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哭,哭鬧聲又特別強烈,不好好吃飯也不要洗澡。相信不少家長最害怕孩子哭鬧,如何有效安撫孩子的情緒,成為所有新手爸媽的重要課題。 -
觸景更傷情!重度憂鬱症精神醫療要趁早 醫曝治療趨勢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56土耳其強震發生之後,已經有超過3萬人罹難,許多家庭因為失去親人而破碎。精神科醫師分析,人在面臨重大失落(significant loss)事件時,都會出現傷慟反應(bereavement),有憂鬱的情緒都很正常,但如果未加以正視而演變成重度憂鬱症,甚至出現自殺傾向,恐將造成憾事發生。 -
瘟疫不會消失!躲不了新冠病毒 台大:就將危機化轉機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284在COVID–19大流行之後,人們的生活方式或工作都受到很大的波及,包括過去總是向民眾敞開大門的醫院,必須實施門禁管制;疫苗施打成了全民運動,從原本施打2劑、3劑到第4劑,甚而以原型株加上變異株製作而成的莫德納BA .5雙價次世代疫苗,在2022年11月9日也到貨了。 -
丈夫該當神隊友!緩解婆媳之間問題 臨床心理師給建議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3020農曆春節即將到來,不少新婚夫婦擔憂的時候來了!在台灣的春節,常見到一個景象:媳婦在廚房忙得半死時,老公卻在旁邊睡覺、看電視,袖手旁觀。另外,爆料公社曾有媳婦疾呼「我的婆婆要我煮N道年菜,不能買現成的」讓網友直呼「你用洗衣粉當鹽巴撒好了」。可見在東亞社會,公婆與媳婦的關係相當緊密,時常產生摩擦,如果住得很近或同住,婆媳糾紛就更嚴峻了。那麼,該如何增加雙方溝通與體諒,如何化解矛盾呢? -
失智者平安過好年!家人可多排活動 外出要先預防走失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16過年期間,為了妥善照顧失智者,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預先安排活動與照顧人手,並做好準備,只要掌握和失智者相處的技巧,就可以平安團聚過好年。 -
飲食可抗憂鬱!網友力推10大快樂食物 吃了就滿血復活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382你知道食物與心情的變化息息相關嗎?我們的大腦中有許多負責傳遞「幸福」的化學元素,這些物質的濃度可能會受到部分食物影響而提高,達到安撫情緒與紓解壓力的作用。究竟哪些食物能夠帶來愉悅心情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6個月網友熱議的「好心情食物」相關話題,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0大好心情食物網路聲量排行。 -
行善不需要目的 隨手善舉具「傳染性」影響力超乎想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82研究顯示,慷慨的行為具有傳染性,接受他人幫助、分享或捐贈者也會相對付出,將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傳遞。研究中也發現接受幫助的施者,在有機會幫助別人時,通常比較樂意,心情也會比較好,人在獲得別人幫助的時候,也會誘發善心去幫助別人,形成1個善行的循環。建議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善舉的民眾,從「關心」周圍的人開始,家人、同事、同學、朋友或公益團體關注的議題。打從內心給予幫忙,像是幫助焦頭爛額的同事買杯咖啡、倒杯水、公益捐款…等,從關心的角度就不會有過多的期待,且量力而為,避免讓善舉變成另1種壓力或負擔。 -
你抱寶寶的方式對嗎? NG姿勢恐致長短腳、發展遲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43能夠正常發育成大人的髖關節,在新生兒出生後的前4個月,是很重要的時期。若抱姿或包覆不正確,會造成小baby髖關節的發育不良,未來可能長短腳、動作發展遲緩。除了危險因子以外,還要幫小baby做理學檢查,居家的理學檢查,原則上都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在換尿布的時候,雙腳是否對稱的張開、正常往內轉、往外轉。如果在醫院,醫師會檢查髖關節,將雙腳往後推、往上、往外推時,髖關節有沒有脫臼、能否復位回來;這些理學檢查都可協助找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