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不會消失!躲不了新冠病毒 台大:就將危機化轉機

1938
編輯部 整理報導
瘟疫不會消失!躲不了新冠病毒 台大:就將危機化轉機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以歷史的角度表示,傳染病或瘟疫其實從未離開人類的社會,像是鼠疫在世界上就曾有過3次大流行。大規模傳染病固然帶來災難,但也可能產生正面的影響。(圖片來源、書封圖片/原水文化提供)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新冠肺炎自2019年底爆發後,迅速傳播至世界各地,當時許多染疫患者湧進醫院,各國醫療量能供不應求之消息不斷傳出,如今隨著新冠疫苗普及,多數人接種後獲得抵抗力,人類開始和病毒共存,連口罩都能慢慢拿下。儘管至今疫情尚未停歇,仍可能受到新變異株病毒的威脅,但經歷3年多防疫生活,民眾從人人恐慌到坦然面對,新冠疫情到底帶來哪些改變,就讓《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臺大醫院COVID-19防疫全紀錄》告訴你。


杜絕感染風險! 病毒扭轉探病文化


家屬陪同住院、親友至醫院探病,素來是華人社會裡獨特的禮儀文化之一,被認為是向病患表達支持與關懷的一種方式。但COVID–19的來襲,使得各地醫院不得不對訪客與陪病管理政策做出重大改變。台大自2020年元月25日首先以戴口罩、體溫監測等措施,落實醫院入口管制,並逐步因應疫情發展提高強度。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時家屬會運用各種機會來探望病人,例如自行影印陪病證或從停車場直接進入,醫院警衛也為此疲於奔命;後來為防堵家屬伺機探病,遂將陪病證統一收置在護理單位,也因此導致護理師和家屬、病人有些微摩擦。身為最直接接觸的照護者,護理師除了在確診患者病況危急時,必須回應家屬對疫情相關的提問,安撫每位陪病者的不安與焦慮情緒之外,也要協助教導及衛教QR Code 預約,說明陪病及探病相關規則;一邊照護病況的同時,更要接聽電話回覆來自各地家屬的種種問題。


▲台大醫院經此一「疫」,不論是醫師、護理師等各類醫事人員,乃至總務、工務等行政後勤單位,皆無分單位攜手合作。(圖片來源/原水文化提供)


從陪探病管制做好把關,僅僅只是第1步;為杜絕病毒自社區進入院區,第2個舉措即是為病患及陪病者做篩檢。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由於陪病家屬會頻繁往返社區和醫院,台大很早便注意到醫院的感染源其實來自社區,因此在政府尚未提供公費篩檢時,院方即已支用專款為住院病人和陪病者進行採檢,期能盡量減低病毒散播的風險。


疫情打破就醫陋習 民眾不敢再隨便逛醫院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提供了便宜又便利的醫療資源,讓大多數民眾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就醫或接受治療,因而形成「逛醫院」拿藥、檢查的現象。過去在台大,更不乏患者為了排到病床,已將急診室塞爆還不夠,往往得延伸到大廳苦苦等待床位。


在COVID–19肆虐過後,醫院改為定點進出、查驗健保卡或身分證件、採行預約制及限制探病等措施,既有助於感染管控、防治疫情,相對也紓解了從前台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景象。台大醫院前院長陳石池提到,長久以來醫院現場總是一大早6點鐘,甚至天未亮便擠進不少人排隊等候掛號,為了搶掛號更衍生出代排的「黃牛文化」,有些病人還不時發生爭吵,醫院只好出動警衛維持秩序,造成相當大的困擾。因疫情之故,院內不再開放民眾現場掛號,加上大家戒慎恐懼、不敢到醫院,上述問題遂循勢而解。


「從前,只要走進醫院大門,就可以看到滿滿、滿滿都是急診病人,就算塞得水洩不通也情願留在那邊等!」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描述,疫情之後急診暫留的人數明顯變少許多,大家終於對「有必要性才住院」形成了共識,也體會到醫院本來就是一個充滿風險的環境。不過,凡事皆有一體兩面,出於害怕染疫不敢進到醫院的心理,也可能錯失了其他疾病治療的黃金時機。婁培人透露,已碰到好幾位應定期追蹤的病人未到醫院回診,導致疾病控制不佳,或是拖了幾個月才回到門診,「也許本來是第1期,拖著拖著變第3期,病情反而更嚴重了。」


新冠病毒傳播有終點? 後疫情時代的新課題


在COVID–19大流行之後,人們的生活方式或工作都受到很大的波及,包括過去總是向民眾敞開大門的醫院,必須實施門禁管制;疫苗施打成了全民運動,從原本施打2劑、3劑到第4劑,甚而以原型株加上變異株製作而成的莫德納BA .5雙價次世代疫苗,在2022年11月9日也到貨了。許多人都在問:「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疫情邁向終點,未來幾年內人們能回到原來的生活狀態嗎?」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坦言,有些作為的確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取消不做,「各種感控措施大概會永遠在我們的身邊,不再像以前那麼方便!」舉凡出國需檢視疫苗證明文件,或是陪、探病、洽公的人都必須在出入口經管制查驗後才能進入院區,而住院與陪病者也需於入院前進行PCR和抗原快篩(2022年9月1日起,指揮中心已改成可於入院當天使用家用快篩篩檢)。


面對疫情社區化,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則說,到底是要持續保持完美(Zero-COVID),還是要更務實地往前走,其實很矛盾,因為前者要投入的額外成本實在太高。在疫苗接種率提高及藥物供應充足的前提下,有些措施勢必會有所調降,但醫院仍要做更全面的考量。比方說,免疫不全的病患即使接種了疫苗,還是無法產生足夠的保護力,這時醫院就得持續採行額外的作為來保護他們,像是入口管制。


吳明賢則以歷史角度說明,傳染病或瘟疫其實從未離開人類的社會,像是鼠疫在世界上就曾有過3次大流行。大規模傳染病固然帶來災難,但也可能產生正面的影響。譬如14世紀中葉由鼠疫引起的黑死病,導致歐洲有3分之1人口死亡,但也促成了文藝復興並加速農奴的解放,同時把過去人們習於以神學來解釋醫學,轉而探索如何用理性的科學尋求解決辦法。同樣地,新冠病毒對人類的生活、經濟、社會,特別是醫療方式,無疑都造成很大的衝擊,但「危機就是轉機,我們應趁此機會思考我們未來該用什麼方式生活、醫療體系該有哪些發展,以及大家是不是都已經做好準備,這才是真正的超前部署。」(文字提供/《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臺大醫院COVID-19防疫全紀錄》原水文化)


編輯:陳郁茹


更多NOW健康報導
▸3旬女掉髮嚴重!戴假髮才敢出門 就醫診斷是圓禿作祟
▸冬天皮膚癢常伴隨這些疾病要小心! 專家提供養護秘訣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