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宮頸癌
-
子宮頸癌前病變年輕化 17歲高中女生竟罹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147統計顯示,台灣每年新增近1,600例的子宮頸癌案例,超過700人死亡。雖然罹癌人數逐年下降,然而可能惡化成癌症的癌前病變患者卻日益增加,其中超過20%的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介於20至34歲。相當每5名子宮頸癌前病變中,就有1人是年輕女性。 -
女學霸羞於內診 延誤治療釀成晚期子宮頸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352法國帕博士(PARIKH)研究團隊發現,子宮頸癌罹患率與社會階層有關,分析結果是低收入者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較高收入者增加1倍風險。低社經地位婦女,可能因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成為持續感染者,再加上其教育程度及居住地區醫療可近性低,所以較少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而不易早期發現罹患子宮頸癌。 -
卵巢癌無聲奪命 日飲2杯紅茶遠離風險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065卵巢癌對女性而言可說是沉默的殺手,在國內死亡率僅次於子宮頸癌。罹患卵巢癌的女性,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最多只會感覺下背痛、疲勞、腹脹、下腹痛、便祕、頻尿等並不是很特殊的症狀,容易被患者輕忽,進而延誤了就醫的黃金期。因此,定期檢查和做好預防顯得特別重要。 -
肝基會寒冬送暖 關懷艋舺保肝顧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肝基會楊培銘教授指出,台灣每40分鐘就有一人因肝病死亡,主要是B、C肝引起的肝硬化、肝癌,而保肝第一步就是人人驗B、C肝。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所做調查,一般民眾普遍缺乏肝病防治的正確知識。 -
年輕人菜花中標率狂飆 拜交友App所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02黃慶雲醫師指出,菜花屬於一種乳突性病毒感染,初期無明顯症狀,不痛又不癢卻潛伏期長,很難在早期發現。除了陰莖、陰道、肛門內外,任何接觸過性器官的部位都有感染的可能,甚至是眼睛、耳朵、嘴角、口腔內部,只要有體液接觸都難逃中標的風險。而且病發後,倘若延誤第一治療時間,恐怕還會影響身邊伴侶,引發重複感染。 -
國家新創獎鼓勵生醫產業 多項醫材研發獲殊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11生策會會長陳維昭表示,本屆新創獎有「New ideas、New solutions、New generations」特色。New idea,以新成分、新結構,研發臨床急需解決之問題,包括低副作用的長效型止痛劑、子宮頸癌治療型疫苗等。New solutions,則是探究市場需求,解決臨床應用之困擾,如臟音辨識系統,能解決臨床醫師因傳統聽診產生之誤差,提升醫療的便利性。 -
鼓勵民眾接受免費癌篩 北市加碼送超商禮券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136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夢蕙說明,台北市政府日前「愛咪咪方程式」乳癌篩檢及「上下齊守─三點不漏」婦癌篩檢等獎勵活動,迴響熱烈,這次再與市立聯合醫院聯手推出加碼送好禮活動。 -
運動降低罹癌風險 每週75分鐘激烈運動不可少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414為了宣導女性癌症防治觀念,鼓勵民眾與癌友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癌症希望基金會發起「2015 Running for H♀PE 希望妳在,為妳而跑」創新圖形街跑活動,結合行動載具與網路社群力量發揮創意,跑出希望、活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