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宮內膜異位
-
婦人經痛19年 子宮「糾」腸難分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288現年46歲的賴姓女教師為婦科病痛纏身19年,今年2月由先生的陪同下,前往北醫附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醫師門診求助。劉偉民醫師表示,剛開始為她安排了婦科超音波檢查和內診,發現賴姓女教師不只是卵巢上的子宮內膜瘤,同時也罹患子宮肌腺瘤,更嚴重的是她的骨盆腔底部,也就是子宮後壁和直腸之間竟然已經完全「黏死」,動彈不得。 -
罕見處女姊妹罹婦癌 民眾勿持處女膜情結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610這對姊妹年齡分別為38歲及34歲,兩人不但未婚、從未有過性經驗,而且也無家族病史。劉偉民醫師提到,妹妹因陰道不正常出血四處求醫,不同醫師都以黃體素和避孕藥等荷爾蒙類藥物治療,卻不見好轉,因此轉至北醫求治。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腔肥厚,懷疑罹患「子宮黏膜下肌瘤」,需接受子宮鏡手術切除。 -
女性多年不孕 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所致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104台北康寧醫院婦產科主任楊再興表示,現代女性傾向晚婚、晚孕,使國內「不孕症」女性高達一成五。根據臨床顯示,在不孕症患者中有兩成原因不明,其實大部分都是因為第一、二期的「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所導致。而在35歲以上高齡不孕婦女當中,更有超過五成是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 -
防曬乳、指甲油 恐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7在一般人的防曬觀念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出門前塗抹防曬乳液,這也是最簡便的方法,但是現在有研究指出,防曬霜、指甲油、和化妝水中的常見成分苯甲酮,其實與女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係,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當中。 -
經期異常便秘腹瀉 小心子宮內膜異位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501日前一名28歲的女性,生理期經常嚴重經痛與腹瀉,自行購買成藥吃,藥效卻愈來愈差,最後腹痛難忍到急診求助。經腹腔鏡檢查後發現,該名病患雙側卵巢長了巧克力囊腫,合併腸子有子宮內膜異位組織附著,造成腸沾粘。最後安排腹腔鏡手術,疼痛才得到紓解。 -
婦人肛門血便 赫然發現腫瘤引發大腸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745最後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詳細檢查後判斷認,病人的直腸腫瘤並不是原發部位,儘管之前的婦科超音波檢查結果都是正常,但卻確認是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症轉化成癌症,進而造成直腸的侵犯,也才因此被懷疑是大腸癌。 -
經痛不來找 女人月來月順心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8臨床上,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經痛兩種。原發性經痛骨盆腔和子宮沒有病理原因,通常初經後1到2年就開始類似生產時的陣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只覺得下腹悶悶的或是腰痠,有的人則是劇烈疼痛。據研究可能與前列腺素造成子宮收縮與缺血有關,其他如心理因素、體質、內分泌因素也有影響。至於續發性經痛主要由於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細菌感染、子宮肌瘤等問題造成。
-
卵巢囊腫 水瘤?血瘤?分不清楚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268基本上,卵巢中有液體,就稱為卵巢水瘤,如果卵巢腫瘤中含血塊,就會稱卵巢血瘤。婦產科超音波檢查時最常見發現的是卵巢水瘤,大部分的水瘤屬於生理性囊腫,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最常見的水瘤佔了所有卵巢腫瘤8成左右,生理性囊腫大多因為排卵後濾泡沒有破裂萎縮,導致排卵性水瘤,液體隨著時間逐漸堆積在卵巢中,如果水瘤達到6至7公分,就需要注意是否造成卵巢破裂或卵巢扭轉等問題,有時需要緊急開刀進行處置。至於一般生理性囊腫約在2至4公分,只需持續進行觀察、追蹤,大部分都會在三個月內自然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