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女兒
-
公費HPV疫苗今年9月起改為9價 這年齡前施打只要2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8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子宮頸抹片篩檢人數1年減少13萬人,而2020年國一女生HPV疫苗接種率也較低,專家提醒,抹片檢查與疫苗接種是預防子宮頸癌的兩大利器,提醒女性儘速「補做」、「補打」。 -
很多人不吃醃肉紅肉不吸菸 卻忽略「這杯」增腸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9393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直腸癌向來是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日前因直腸癌過世,顯示各界對於大腸直腸癌的重視。不過大家或許知道吃下過多鹹鹹的香腸等醃漬物會增加腸癌風險,卻忘了「甜甜的」這個是最容易忽略的腸癌元凶! -
媒體大肆報導名人癌逝!易影響癌友情緒 身心恐吃不消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602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呼籲媒體,報導藝人罹癌臨終的狀況,儘量避免聳動的標題,例如「哭著求死」、「眼睛不肯閉」等,或是鉅細靡遺地描述家人悲慟的情緒,畢竟病人在病危時的意識狀況變化大,難以由旁人來揣測其內心過程;家屬的心境一定也很複雜,若只描述痛苦不堪、生死離別的劇情,容易讓看到新聞的癌友,只接受到負面的訊息。 -
余苑綺直腸癌離世 醫:高風險群40歲後這2項檢查要做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87余天、李亞萍夫妻的二女兒余苑綺21日因直腸癌而離世,享年39歲。中國附醫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表示,余苑綺於31歲罹癌,應屬先天基因異常,建議有家族史、經常接觸致癌物質等高風險族群,40歲以後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或是糞便潛血檢查。 -
三陰性乳癌又以這族群化療後易復發 治療新趨勢可控制
癌症新知 / 乳癌3364乳癌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其中「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在化療後容易較早復發,在治療上,必須更謹慎用藥,降低復發機率。一項研究發現,「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接受化療合併免疫治療的「前導性輔助型治療」,手術後接續免疫輔助治療,可以將病理完全緩解(pCR)率提升至超過六成,並降低近四成遠端惡化或復發風險。 -
4寶爸助老婆順利「封肚」 自願「結紮」花半小時搞定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432對於避孕而言,男性結紮會是泌尿科醫師推薦的首選方式,優點包括成功率高、一勞永逸、不須住院也不需服用藥物、傷口小、恢復快等,透過手術技巧與採用隱形刀口的方法後,不僅清楚完整止血,又可兼顧無刀片手術的低組織傷害性,手術後的傷口直接隱形,既美觀又能達到癒合迅速,不影響原有的性功能。 -
血便原來是痔瘡虛驚一場! 醫曝:別忽略罹患腸癌徵兆
癌症新知 / 腸癌2433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發生血便的原因並不單一,國人痔瘡盛行率高,最常見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解便時出血或肛門口有疼痛感。另外,大腸癌的伴隨症狀也會有血便的發生,所以當發生血便時千萬不能輕忽! -
夏日狂流汗!女學生舉手就飄異味 想終結不是沒有方法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299夏日午後的門診,一位媽媽帶著女兒來到診間,媽媽一副很困擾的神情指著女兒的腋下說:「醫師,請問有什麼方法能解決她腋下的味道?」詳細詢問下發現這個問題其實困擾著母女倆很長一段時間,主要是媽媽平常開車載女兒上學,在車上都會聞到一股很濃郁的氣味,尤其到了夏天,那味道更是久久揮散不去,令人不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