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腦發育
-
開啟孩子喜閱人生 親子共讀越早越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230繪本是孩子的啟蒙教育之一,研究報告發現,寶寶在1歲以前的神經發展,奠定未來認知能力基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宣布,在即將出爐的「母嬰親善醫院2.0版」中,特別規劃了「親子共讀」,強調共讀的重要性,用陪讀開啟孩子知識與健康之門。 -
孕婦吃止痛成藥 孩子過動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63研究指出,當孕婦在懷孕的第18至32周服用含有乙醯胺酚藥物,寶寶出生後,到7歲時,出現過動症等異常行為的風險就會比較高。研究發現跟沒有吃止痛藥的孕婦比起來,在懷孕18周時吃藥的孕婦,約有42%的家長回報孩子有類似過動的症狀。 -
準媽媽每週運動3次 有助胎兒腦部發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89現在,根據加拿大的研究顯示,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多運動,不但有助於自然生產,甚至可以促進肚子裡寶寶的大腦發育。這項研究是由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é de Montréal)所執行,並在今年11月於美國聖地牙哥舉辦的神經科學大會中發表。 -
想要小孩乖乖 先固定睡眠時間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31這類的孩子比較容易有出現行為上的問題,包括過動症狀,孩子和同儕之間的相處,也比較會發生問題,甚至也會有情緒上的困擾出現。這個研究已經刊登在《小兒科學》期刊(Pediatrics)上。
-
喝咖啡要節制 每日4杯死亡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74美國最新的研究發現,年紀55歲以下的人,每天只要喝4杯咖啡,死亡的風險可能會增加,就刊登在《梅約醫院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網站上;另外,法國的研究則表示,懷孕期間的準媽媽若是每天喝咖啡或是含咖啡因的飲料,會讓肚中寶寶的大腦發育產生問題,研究刊登在《科學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
-
癲癇是遺傳疾病? 醫師:僅佔4%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01在這項調查中發現,民眾對於病因認知的前三名是「大腦疾病或是腦部受傷54.7%」、「遺傳疾病52.3%」以及「精神或情緒疾病21.2%」,分別較20年前提升了34.7%、24.3% 及13.2%。而在治療認知上,79.9%的民眾會建議癲癇病友尋求醫師協助,較1992年的63% 增加16.9%,但是尋求中醫協助的比例20年仍停留在15%左右。有少部分民眾認為癲癇無法治療,或是會試圖透過求神問卜來解決。 -
孕婦缺乏維他命C 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96若是人體缺乏維他命C,則容易罹患「壞血病」,其症狀為皮膚出現紅色斑點,斑點分佈以腿部最多,而且所有黏膜都容易出血。壞血病患者的臉色看起來蒼白,部分患者甚至無法自行活動,嚴重則會出現開放性的潰爛傷口及掉牙。因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和儲存維他命C,所以,若沒透過新鮮食物或補充品攝取維他命C,很快就會消耗殆盡。 -
神經滋養物質給力 小孩變聰明不是夢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213長期投入基因及生化研究的李政峰博士表示,人類聰不聰明、反應力好不好,主要是跟大腦神經傳導的途徑及效率有關,如果腦部的網路連結效率不好,吸收能力不佳,即使教導他們再多、再好的知識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