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拇指
-
量身訂做「副木」小兵立大功 從關節保護到預防後遺症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430李炎諭醫師指出,副木是1種醫療器材,屬於低溫熱塑型材質,放在60℃至70℃的熱水中加工成型,可依病人需求量身訂製成不同的形狀,並且直接在受傷肢體上塑形,優點為重量輕、穿脫方便,擁有良好的支撐和保護效果。 -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9318超越復健診所復健科醫師繆璇解釋,「腕隧道症候群」是因為神經壓迫而導致手部麻木跟痠痛的疾病,好發於女性,針對某些過度使用手腕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譬如運動員、家庭主婦等。至於指關節炎的病例常見為大拇指的掌腕關節炎,因為常提重物、長時間拿手機以大拇指滑動,主要症狀會有僵硬無力、手指彎曲不順和疼痛感。 -
擺脫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10巧健康操幫助穩定自律神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22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中醫治療對於調整自律神經失調,通常都能發揮不錯的效果,例如:刮痧、針灸,幫助調理身體,讓體內氣血、體液重新分布,幫助改善自律神經的不正常的狀況。 -
常吃火鍋恐誘發痛風! 醫揭「代謝異常關鍵」 別踩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26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家醫科詹德欽醫師表示,痛風是因為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上升,使尿酸鈉鹽沈積在關節的滑囊液中,造成關節腫脹發炎和變形;腳趾、腳踝、膝關節及手關節都有可能發生,當急性痛風發作時,可透過藥物控制及飲食調整,來改善症狀。
-
長時間玩手遊拇指關節炎上身! 專家:穿錯護具恐惡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06搭乘捷運、醫院候診、餐廳聚餐,總有人低頭忙著打手遊,復健科醫師表示,最近1年多來,大拇指關節炎患者明顯增加,幾乎都與手遊有關,大拇指持續敲擊手機螢幕,過度使用肌腱,而引起疼痛。 -
工廠作業員斷指風險高 顯微重建手指恢復「能屈能伸」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1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表示,中彰投地區中小型工廠為數眾多,各種職災事故在所難免,其中手外傷的急診病人不在少數,以上述兩位患者為例,都是在工廠工作時,因機台操作不慎,導致機器夾斷大拇指,經4小時顯微重建手術,依序接合骨頭、肌腱、神經、動脈和靜脈,病人也於術後5天左右順利出院。 -
雙腳大拇指趾蜂窩性組織炎竟是凍甲惹禍 醫揭常見原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347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表示,凍甲是因為指甲與旁邊甲溝反覆摩擦形成甲溝炎,造成紅腫疼痛,導致反覆性感染或肉芽組織形成。倘指甲周圍老是疼痛、指甲旁邊常常流湯或流血、指甲插入旁邊的肉(皮)的情況時,就要小心凍甲危機,如果免疫力較差,嚴重時可能引起潰瘍,甚至蜂窩性組織炎。 -
全台灣最先打AZ疫苗2人 蘇貞昌與陳時中今早完成接種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29今(22)日一早,行政院長蘇貞昌與衛福部長陳時中,皆前往台大醫院,在上午7時40分施打牛津AZ新冠疫苗,成為台灣最先接種疫苗人物,同時包含台大、長庚、新光等醫院,院長也都打下了第1針,希望能提高接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