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壞死
-
《孤味》監製徐若瑄傳耳鳴眩暈 疑壓力大、睡眠少所致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375一般而言,眩暈症患者在症狀發作時,會感到天旋地轉、走路不穩,感覺眼前所有景象都在旋轉,且可能伴隨噁心、想吐等症狀,常見的原因有原發性眩暈,如內耳的前庭神經系統發炎、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及梅尼爾氏症。此外,還有因為焦慮、憂鬱或氣溫劇烈變化引起的心律不整與眩暈,以及因為視覺異常、腦部或頸部病變所引起的中樞性眩暈,這種通常是最嚴重且治療上較棘手的病症。 -
周邊血管阻塞嚴重恐壞死 出現這症狀應立即就近診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47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周邊血管阻塞是1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初期幾乎毫無症狀,後來因為足趾傷口久久未癒與四肢末梢疼痛,在許多基層診所反覆求診,最後進展到足趾變黑壞死,才被發現是血管阻塞導致。 -
真有腦中風家族 NOTCH3基因突變腦中風危險高11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14台北榮總神經基因疾病研究團隊發布,台灣人特有腦中風突變基因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檢測7千餘例各年齡層的一般成人民眾,與8百例腦中風病友的NOTCH3基因R544C突變,發現約百分之1的國人帶有此基因突變,共約23萬人。 -
耳鳴24小時不間斷折磨人 這些致病危險因子你有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911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雖然不會致命,但耳鳴症狀若不治療,通常雜音會越來越大聲,發作頻率越來越密集,導致情緒低落、焦慮,造成患者極大的精神壓力,痛不欲生。聽力受損是耳鳴常見的後遺症之一,發作時應盡早積極就醫,且必須要有耐心的配合醫囑服藥,症狀便會逐漸好轉。其實許多患者的症狀就如同上述新聞中的消防員一樣,因此把握耳鳴的治療黃金期,發作的前2周最為重要,才不至於發生永久性的傷害,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 -
保養心血管要趁早 高齡者日常更要留意身體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78聽到胸痛,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心臟病,不過有些患者的胸痛與胸主動脈有關。胸主動脈連接心臟,是身體最粗、最大的血管,就像是血管系統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壁富有彈性,可以承受高壓血流衝擊,並協助把血液送往全身。當主動脈出狀況時,往往會對生命造成威脅。 -
越休息越不舒服 年輕人下背痛持續3個月恐發炎性背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12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孟玉醫師指出,腰酸背痛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大概每個人都曾經在工作後、久坐後背痛發作。當背痛發作,肌肉緊繃痙攣時,我們通常可以透過「多休息」來舒緩疼痛。這類型的腰痛稱作「機械性背痛」,最常見的原因為過度活動、姿勢不良,或搬運重物使背部受力過大,導致肌肉與韌帶過度拉扯而受傷。面對機械性背痛,要盡量維持良好的姿勢,多多休息,適當地做復健,就能漸漸緩解。
-
腳中風延誤就醫恐截肢 預防從血管保養、檢查雙腳做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20張阿姨就診後得知來這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屏東基督教醫院張雲德主任評估後認為要盡快處理。張阿姨接受微創手術,使用氣球導管擴張術將血管的管徑擴張開來,並使用塗藥球囊降低再次阻塞的可能。
術後張阿姨復原得很順利,很快又能回到公園運動,即使走4000公尺都沒有問題,相當開心!
-
髖部疼痛導致不良於行 微創髖關節手術讓他活動自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78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鄭彥文醫師表示,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經由大腿外側或後方切開傷口進行置換,傷口至少10至15公分,且必須破壞髖關節外展的主要肌肉才能完成手術,因此病人術後常需臥床或3個月內須使用助行器輔助下床行走,再搭配復健計畫,才能讓下肢的力量恢復術前的水準,但仍存有未能完全恢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