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基因突變
-
腦性麻痺病人手腳功能退化 基因檢查竟為神經退化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0191位20歲自小被診斷為智能障礙的「腦性麻痺」病人,因近1年肌張力失調情形加重,引起手腳功能退步及無法單獨行走,故家長帶其至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竟為Beta螺旋狀蛋白關聯之神經退化疾病(BPAN)。 -
健保擴大肺腺癌標靶藥物給付 嘉惠EGFR基因突變患者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051從事文創產業的42歲小寧,不菸不酒,也不下廚,年初顏面抽搐,持續幾個月,就醫檢查竟為第4期肺腺癌合併腦轉移,8月底自費使用第3代標靶,幾週後腫瘤縮小,且幾乎無副作用,但藥費沉重,所幸10月1日起,健保擴大肺腺癌EGFR突變第3代標靶適用範圍,大幅減輕經濟負擔。 -
隱性遺傳白化症患者眼睛畏光敏感 定期視力檢查不可少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25隱性遺傳白化症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遺傳疾病,也是俗稱的「白子」,發生率約為兩萬分之一。造成的原因,主要是X染色體上基因突變,導致生產或分配黑色素的基因出現缺陷,使得黑色素減少或缺乏,白化症病友的膚色、髮色及眼睛均呈現白皙淺淡的顏色,且因為缺乏黑色素保護,皮膚及眼睛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或產生病變。白化症患者對光線異常敏感,多半有畏光的現象,因此視力通常也會跟著受到極大的影響。 -
及早防肺癌降低死亡率 醫籲:40歲成人每年需檢查1次
癌症新知 / 肺癌5614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威廷強調,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關鍵,建議40歲以上成人每年接受1次胸部X光檢查,高危險族群可2年接受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家族病史者則應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檢查頻率,以真正達到預防肺癌之效果。 -
新突破!國衛院首繪台灣乳癌基因變異圖譜 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乳癌5686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乳癌新增1萬5448人,而111年就醫人數達16萬多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運用次世代定序技術檢測發現,基因檢測可為約4成台灣晚期乳癌患者提供治療選擇的幫助。 -
無痛血尿恐癌症前兆? 高風險族群應定期做膀胱鏡檢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88反覆泌尿道感染或有血尿等症狀,切勿輕忽,很有可能是癌症前兆,一旦出現症狀千萬別拖,一定要盡早到醫療院所檢查並治療。 -
4千名肺癌患者福音 健保投91億擴大給付第3代標靶藥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4956中央健康保險署今(17)日宣布,自10月起擴大給付治療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的第3代標靶藥osimertinib成分藥品,預估單年最高總藥費支出達91億元,為健保史上給付單一藥品年度費用最高之藥品,而將有4千名癌症病友因此受惠,平均每人每年節省約115萬元藥費。 -
紐西蘭通過新法!放寬基因編輯法規 將設專責機構監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381根據《路透社》報導,8月中旬紐西蘭科學、創新與科技部部長柯林斯(Judith Collins)表示,將提案新法,放寬基因編輯(gene editing)相關法規,方便企業與研究機構將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的產品商業化,提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