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基因檢測
-
NGS檢測19癌別5月起納健保 估每年將有2萬多人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72衛生福利部公告新增「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自113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中央健康保險署預估,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挹注經費約3億元,接軌癌症精準醫療趨勢。 -
罹肺癌最憂鬱!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 建立治療信心
癌症新知 / 肺癌63681名婦女退休後準備開始規劃第2人生,原以為長期的肋骨疼痛,可能是更年期所致,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確診4期肺癌轉移肋骨,當下內心驚慌,悲傷到整日躺在床上,失去自我價值,感到非常焦慮,不僅執迷於非正統療法,甚至嘗試各種偏方,事後才發現只是在轉移內心焦慮與悲傷。所幸後來接觸到支持團體,透過學長姊成功經驗分享,開始穩定腳步應對癌症挑戰,在進行基因檢測得知屬於EGFR基因突變,經醫師評估從第2代標靶藥物開始治療,3年後發現抗藥再接續服用第3代標靶藥物,目前抗癌已超過5年,副作用也控制相當穩定。 -
台大醫院倫理中心揭牌! 深化「誠信」及「倫理」價值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645近年來,研究倫理議題隨著生物醫療科技的快速發展不斷演進,包括:生物(剩餘)檢體、病歷與健康資料庫、大數據、基因檢測、次世代定序、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再生醫療、精準醫學、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興領域。 -
肺癌精準治療!揪跨癌別特定基因 及早用對標靶助延命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89680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新發生人數首次居10大癌症之冠,而在111年癌症死亡人數排名,肺癌也是高居第1位,讓肺癌名符其實的「新癌王」。而隨著肺癌精準醫療的不斷進展,基因檢測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近1成胰臟癌病人帶RNF43基因突變 研究找到新治療法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0315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幾乎都到晚期,加上轉移、惡化速度很快,治癒機會不理想,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國衛院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胰臟癌藥物開發,細胞及小鼠實驗最新發現,合併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可有效抑制帶有RNF43基因變異的胰臟癌細胞生長,為治療困境帶來新曙光。 -
試管4次沒成功!不孕症治療輔助1檢測 順利產下龍鳳胎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1762游姿寧醫師解釋,EndomeTRIO子宮內膜三合一檢測是歐洲基因檢測公司透過AI智能大數據所研發,就是拿1次的檢體,可以做3個檢測。首先,利用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測(ERA),可以了解患者子宮內膜的著床窗期,找出最佳胚胎的著床時間。 -
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給付將納健保 預計2月初開會決議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019衛福部疾管署1月17日舉行會議,討論「次世代基因定序給付」細節,部長薛瑞元親自主持。石崇良於會後表示,健保署將於2月6日召開最後討論會議,將決議納入的癌別,且依照不同癌別,設有不同給付時間點,有些是在確診時給付,有些則是在較晚期別才給付。 -
兒童心律不整常見7型態! 醫點名3種情況嚴重特別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23兒童心律不整常見有7種型態,包含竇性心律不整、心房早期收縮、心室早期收縮、離子通道病變等,其中上心室頻脈、心室頻脈及心搏過緩恐為較嚴重情況。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勇全表示,良性心律不整沒有症狀也不需治療;但嚴重心律不整需要警覺,恐具致命的危險,需積極的監測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