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衛院
-
外泌體研發臨床藥物創新選擇 台灣外泌體產學聯盟成立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770台灣外泌體產學聯盟今(31)日成立,由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及台大沈湯龍教授發起,台灣胞外體學會 (TSEV)、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 (TRPMA) 及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 (PMIA)共同組成推動。國內公法人國衛院、工研院、與生技中心也共襄盛舉。 -
P3實驗室啟動!北榮攜手陽明交大 投入新冠病毒研究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32因應COVID-19疫情肆虐,台北榮民總醫院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2020年2月6日成立「榮陽交新型冠狀病毒研發聯盟」,合作投入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及疫苗之研發。今(12)日在前美國CDC專家,總統3等景星勳章得主謝文儒教授見證之下,啟動「生物安全第3等級(BSL-3; P3)實驗室」,並舉行台北榮總與陽明交大合作揭牌儀式。 -
體質酸易致癌? 國衛院:腫瘤酸性微環境不等於體質酸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975「酸性體質容易致癌」、「飲用鹼性水,調整體質,可以降低罹癌風險」,網路不少抗癌偏方似是而非,相關產品也成為熱賣商品,不過,國衛院表示,人體絕無所謂的酸性或鹼性體質之分,且不可能只因喝鹼性水而改變人體酸鹼度。 -
孕婦服用處方鎮靜安眠藥比例 近14年從4.1%降至2.9%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95許多孕婦都有失眠困擾,睡眠品質變差,又擔心鎮靜安眠藥傷及胎兒,陷入兩難,國內一項研究發現,孕婦服用處方鎮靜安眠藥比率逐年下降。醫師建議,調整生活作息、適量運動、少喝含有咖啡因飲料,有助於安心睡眠。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表示,在懷孕過程中,生理和心理均會出現變化,以致孕婦睡眠品質下降。據統計,約有一成孕婦失眠、睡眠障礙,如使用安眠藥,應需醫師評估藥物是否可能影響胎兒發育風險。 -
顯影劑恐增失智風險! 研究發現: 比一般人高3.66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14健保署統計,台灣每年接受電腦斷層(CT)、核磁造影(MRI)、且使用顯影劑者約30萬人,逐年增加。國衛院與台中榮總1項研究發現,與一般民眾相較,曾暴露顯影劑的民眾未來罹患血管性失智症風險高出3.66倍,首度證實放射檢查所需的顯影劑與失智症之間關聯。 -
小分子isoQC抑制劑適用多種癌症 促巨噬細胞吞噬腫瘤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03罹癌人數屢創新高,癌症新藥研發,成為醫界關注議題,而免疫療法已是研究趨勢,國衛院、中研院研發團隊開發出口服的小分子isoQC抑制劑(DBPR22998),適用於多種癌症治療,研究證實,可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的吞噬效應,增加癌症治療的效果。 -
迎戰BA.5疫情!清冠二號投入抗疫 技術授權8家中藥廠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72近期中醫界最令人振奮的消息,是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結合教學醫院及 GMP中藥廠,成功研發中藥「臺灣清冠一號、清冠二號」投入抗疫,更受到其他國家青睞。「清冠一號」已授權14家GMP中藥廠,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協助及藥廠共同努力之下,生產高品質「清冠一號」外銷國際,並於各國取得中成藥註冊、草藥顆粒登記、補充藥品藥證及膳食補充品登記。 -
迎超高齡社會 工研院、國衛院跨域聯手創下個兆元商機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494我國預估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同時面臨的有疫情後的全新挑戰。為促進我國精準健康產業布局,工研院與國衛院在今(20)日宣布在生技醫療領域共同合作,從跨部會科研整合交流平台、兩院跨域研發、智權布局與產業化、人才交流這4大面向,聚焦藥品、疫苗與生技藥物製造,創造精準健康服務的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