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民健康局
-
定期乳房攝影篩檢 全面防治乳癌
癌症新知 / 乳癌2221成大醫院放射診斷部主治醫師郭雪梨表示,乳癌發生高峰約在女性45至64歲之間,不少女性排斥乳房攝影檢查,但單靠乳房自我檢查,一旦觸摸到不正常硬塊時,腫瘤往往已長得較大,對於之後的治療、痊癒的整體樣貌,都會比較不好。 -
蔬果驗出殘留農藥 知名賣場也出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台北市政府衛生局5月共抽驗73件產品,結果13件不符規定,不合格率17.81%;其中10件蔬果檢出農藥超量、2件蔬果檢出於該類農作物不得使用的農藥,還有1件蔬果同時檢出農藥超量及不得使用於該類的農藥。
-
飲食西化、不運動 大腸癌連三年居冠
癌症新知 / 腸癌43癌症已蟬聯30年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表示,國人飲食西化愛吃燒烤、紅肉和油炸食品,導致大腸癌發生人數激增近一千五百人,高居各癌症第一位,發生率更是美國的1.4倍,是國人健康一項重要警訊。 -
端午改良養生粽 營養美味無負擔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198如何享受美味又不增加體重負擔,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建議,多挑選減量粽、高纖低油、在地健康食材製作的粽子。通常販賣的粽子平均一個250公克,包了豬肉、香菇、蛋黃、蝦米,用油炒過的傳統肉粽,熱量就有500至600大卡,相當於吃2碗飯。若挑選減量粽,像石碇桂花粽,熱量僅196大卡,或小米香蕉粽,熱量也只有167大卡。 -
口服化療治大腸癌 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根據衛生署近日公布的一項國人十大死因報告指出,惡性腫瘤位居十大死因榜首,而其中大腸癌更為十大癌症死因的前三大。由於國人飲食西化加上缺乏運動,大幅提升罹癌風險,近年來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有逐年攀高的趨勢。 -
外食族肥胖陷阱多 你掌握飲食技巧了嗎?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420根據一份國民健康局針對職場員工的調查,民國一百年職場員工每週超過五天以上早、午、晚餐外食的天數,分別為4.01天、4.50天、2.22天。與往年的調查相比,都有上升的趨勢。這樣普遍的「外食族商機」,對餐飲業者是一塊市場大餅,但看在營養師眼中,這些食物卻是讓外食族們變胖的陷阱。 -
牙周病未根治 恐導致植牙失敗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88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在40歲以上成年人中,90%的人都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炎問題,而且造成35歲後掉牙的主因不是蛀牙或老化,而是牙周病。但是有許多因為牙周病而缺牙的患者,未先治療就直接採取植牙手術,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國健局二代戒菸治療 門診自付200元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87近年來,醫界以「包年數」作為吸菸者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標準,所謂包年數,是以一天平均抽的包數乘上菸齡的年數來計算。台北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詹欣隆解釋,如果一天抽菸2包,菸齡10年,就是20包年數。達到或超過20包年數,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機率高達27至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