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人十大死因
-
熱療提升核心溫度 增強免疫找回自我療癒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06海克瑟健康診所李道南院長表示,熱療是一種提升人體核心組織溫度,以達到治療目的、舒緩病痛的效果。最早在醫界是應用在減輕疼痛、降低肌肉痙攣、促進組織癒合等層面,後來才經研究發現,熱療有助於提升體內的免疫系統功能,且能透過加熱引發休克蛋白,活化免疫反應,進而增加放療與化療的成效。
-
國人罹癌時鐘加快 中西醫抗癌現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930化、放療法是現今治療癌症的主流,主要目的是殺死癌細胞,但每進行一次化、放療,就會累積毒熱殘留體內,引起骨髓抑制,造成免疫功能製造能力降低;帶來疲勞虛弱、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掉髮等副作用,使得抗癌過程艱辛受苦,所以如何保護骨髓少受傷害,可讓病人不害怕,並增加化療效果,減少復發率。
-
霸王級寒流奪命 105年死亡人數暴增近九千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27105年十大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與104年相較,腦血管疾病與肺炎順位對調,其餘排名相同。 -
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 有助遠離死亡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03為了解台灣老年人理想的血壓標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與台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任唐德成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針對台北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研究分析,追蹤128,765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現65歲以上老年人的理想血壓為收縮壓介於110至139毫米汞柱,舒張壓介於40至79毫米汞柱。收縮壓若超過140毫米汞柱,會增加7至25%的死亡風險,及10至33%的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收縮壓如果低於110毫米汞柱,亦會增加12%的死亡風險。 -
男子戒菸後體重超標 微創減重手術鏟30公斤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654義大醫院一般外科暨國際減重暨糖尿病手術中心主任蔡明憲指出,台灣肥胖人口越來越多,除了與先天基因遺傳有關,還有生活習慣、飲食的改變,以及整體環境的影響,也會導致肥胖產生。 -
八千八百億前瞻計畫 病友聯盟呼籲將醫療納入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88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公布最新「我國國民醫療保健支出(NHE)」數據,104年共占當年國內生產毛額(GDP)5.8%;不僅較103年減少,若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為9%,鄰近的日本為11.2%,韓國也達7.2%,臺灣僅有5.8%來看,可顯見我國對於醫療保健之重視嚴重不足。 -
牙周病幫細菌開大門 心臟病風險增兩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916根據牙周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建議,當有牙齦易流血、牙齦紅腫痛、牙齦從牙齒剝離、有膿從牙齒和牙齦之間流出、口腔持續性發出臭味、牙齒鬆動、咬合出現異狀、活動假牙適合度改變等情況發生時,都是牙周健康出現問題的警訊,應立即尋求牙科醫師的治療。此外,高血壓患者服用某些藥物時,可能會出現牙齦紅腫發炎、容易出血的狀況,也必須多注意口腔衛生。 -
冷凍微針消滅腫瘤 肺癌局部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肺癌4703局部療法又以冷凍微針屬較新技術,其侵入性較低,可重複接受治療,不會有傳統放射線治療的劑量累積問題。黃才旺醫師解釋,與電燒或射頻療法相比,冷凍微針的氣胸或出血併發症也相對較低,臨床統計亦顯示冷凍微針術後控制率高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