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囊泡
-
《未來媽媽》獲好評 專家建議備孕婦女應先做好這件事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82930歲的方小姐去年與交往多年的男友攜手邁向人生的下一階段,在婚後也有生孩子的打算。在去年底,方小姐與家人一同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也因為有生子計畫,也趁這次健檢首次將婦女重要的骨盆腔檢查加入檢查項目中。 -
5大症狀小心是「多囊腎」! 此1條件會加速惡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33安南醫院腎臟科莊凱舟醫師指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疾病,因基因缺陷導致腎臟會出現大小不等水泡,男女性患病機率都一樣,多囊腎可由父母遺傳給子女且遺傳機率是50%。 -
老菸槍又偏頭痛的女性要小心 腦動脈瘤發生率比男性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08研究一共找來545名30至60歲的女性,她們曾在2016年至2018年間,於美國和加拿大的5家大型研究醫院中進行腦部掃描。結果顯示,其中152名女性的腦動脈瘤並沒有破裂,與沒有抽菸的女性相比,有抽菸習慣的女性罹患腦動脈瘤風險高出4倍,而抽菸又患有高血壓的女性則高出7倍。 -
長年腰痛醫不好 超音波檢查兩側腎臟長滿囊泡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99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萱竹指出,多囊腎是種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會導致腎功能逐漸惡化,通常在50至60歲左右就必須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約占目前全台洗腎人口的5%。臨床常見的單一偶發良性水泡,原則上只要每年追蹤腎功能、每3年1次腎臟超音波追蹤即可,不用過度焦慮,但多囊腎的病人就必須提高警覺,嚴格控制血壓。 -
中研院開發新顯微技術 萬倍放大三維成影透視全腦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4343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由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與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暨腦科學中心主任院士江安世供同開發,陳壁彰師承2014年諾貝爾獎得主貝吉格(Eric Betzig)博士,在新技術下,將生物組織在顯微鏡下變得透明,以掌握單一蛋白質分子的數量及空間分布。 -
天冷頭痛誤當感冒醫 腦部動脈瘤破裂險喪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01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說明,林姓婦人自述,三年前就出現過頭痛問題,當時只要吃藥打針就會痊癒,沒想到這次頭痛這麼嚴重,原本還以為是單純感冒,結果後來竟頭痛到無法說話,起身都成問題。 -
AV-133正子影像 帕金森病診斷新利器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46林口長庚醫院分子轉譯影像研究中心主任閻紫宸說明,目前國內在帕金森病診斷上,廣為應用的鎝99m-多巴胺轉運體分子影像,雖能偵測出基底核功能下降,然而在影像的品質及偵測的範圍顯有不足,難以提早確診。 -
婦人大量排汗休克 竟罹患罕見嗜鉻細胞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943兩個星期流的汗,可以用幾公斤來算!許女士回想去年5月中旬發病過程,仍心有餘悸,因為全身盜汗,剛換上的衣服沒多久又濕透,毛巾更是不離手,連續兩週下來,食慾差、加上大量出汗,嚴重脫水,在浴室昏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