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哭鬧
-
網友熱搜育兒10大難題 專家出手拯救爸媽脫離困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69本次特別企畫,整理網友熱搜10大育兒關鍵字,並專訪4大領域專家:臺大醫院小兒科兼任主治醫師戴君芙、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黛玲,傳授解決方法,拯救爸媽脫離教養困境! -
春節親友團聚孩童飲食應節制 以免腹痛打滾送急診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754歲的真真跟哥哥一邊玩耍、一邊吃零食,玩到一半突然說肚子痛、哭鬧不休,甚至痛到在地上打滾、說不出話來。緊急被送至急診,經X光檢查發現,胃部膨脹且塞滿了食物,大腸末端也有很多宿便堆積,判斷為消化不良導致。研究顯示,孩童消化能力較差,一般進食經過2小時後,胃中食物才排空7成,如果要達到9成以上,則需花3小時以上。如果小朋友吃了正餐,又貪吃糖果餅乾,食物囤積在腸胃道裡,就可能出問題。 -
禁止孩子吃糖不如學習節制 掌握3原則培養自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47「該怎麼拿捏標準,往往就是最困難的地方。」她建議,「成人應該要先以身作則,若不希望孩子吃甜食,就不應該買甜食,將糖果、餅乾等放在家中,或在孩子面前吃糖,減少孩子接觸甜食的機會。」 -
幼童害怕鑽牙聲拒看牙醫 這樣做幫孩子遠離恐懼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59國泰綜合醫院一般牙科醫師謝宗慈表示,不少小孩都害怕看牙,只要一坐上診療椅就馬上扭動、哭鬧,不肯乖乖配合,這會加重治療的困難與危險性;因為小孩嘴小,要以高速轉動器械治療已有一定的困難度,若小孩又因為緊張亂動,尖銳器械很容易刮傷口腔,甚至割傷舌頭。 -
5月大男嬰突發過敏性休克險送命 竟是食物過敏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3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蔡易晉表示,約有5%至7%的嬰幼兒會出現食物過敏,0.5%可能引發嚴重的過敏性休克,雞蛋、牛奶與小麥為3大最常造成嬰兒過敏的食物。蔡易晉說明,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是食物過敏的高危險群,研究發現,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幼兒發生食物過敏的機率高達40%,一般表現在皮膚、腸胃和呼吸道,嚴重時則會引發全身性過敏反應,家長務必提高警覺。 -
嬰幼兒按摩可增進親子感情 對孩子人格發展也有幫助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679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日前舉辦媽媽教室「嬰兒按摩」邀請擁有美國國際嬰幼兒按摩訓練中心專業講師證的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施淑娟發表專題演講,施淑娟說明,撫觸也是按摩的1種方式,藉由肢體的接觸,就能傳達愛意。替寶寶按摩前,家長們需放鬆心情,準備舒適的空間,挑選適合嬰幼兒使用的按摩油,倒一點在雙手指腹上,使用輕壓的方式搭配兒歌或是父母語言的鼓勵,可以讓寶寶更放鬆。 -
新生兒照護常見6大疑問 專家1次全解析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12面對剛出生的小嬰兒,新手父母不免會感到緊張,尤其第1次替寶寶換尿布、餵奶、洗澡及穿衣等,往往會出現很多疑問。針對新生兒照護的6個常見問題,我們邀請專家一一解答,相信父母熟能生巧,更能從容地面對育兒大小事。 -
孩子哭鬧不停還吐奶 就醫診斷揪出腸套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91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醫師林昊諭表示,腸套疊俗稱大腸包小腸,即是小腸末端套入大腸造成腸阻塞,嚴重者甚至會造成小腸缺血壞死。腸套疊可能發生在大人或兒童身上,兒童的腸套疊好發在7個月到2歲之間,引起的原因尚未明確,大部分是沒有病灶導引點(leading point),如果是5歲以上兒童出現腸套疊,就要懷疑可能是腸道息肉、腫瘤、梅克爾憩室的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