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咖啡因
-
新興茶飲種類多元 可可豆殼、咖啡葉用來泡茶真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83可可豆在製成可可或巧克力產品的處理過程中,必須脫殼,屬於農業副產物,在可可豆烘焙前或烘焙後,會與胚芽一起移除,因為纖維質地較硬,且沒有味道,一般人不會食用外殼。 -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5341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姓小姐,原本就有失眠的困擾,定期服用安眠藥來助眠,但受到疫情影響,擔憂會在國外染疫,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加劇,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可以快速入眠,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 -
先吃早餐?還是先喝咖啡? 研究:空腹喝咖啡不OK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8英國巴斯大學研究團隊就發現,空腹喝咖啡可能會對血糖的控制產生負面影響,這對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患者的影響更大,如果長期在清晨醒來就喝咖啡,對健康將出現深遠的不良影響。 -
連鎖飲料店現調珍珠奶茶等 明年起總熱量標示不實開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92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新制上路後,消費者就可以知道整杯飲料的熱量和含糖量,以便做健康管理。此外,手搖杯業者可以要求原物料供應商做營養成分檢驗,就能簡單計算、標示手搖飲料的熱量、含糖量。 -
思覺失調症非不治之症! 中西合併治療妙齡女重拾人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814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的致病原因很多,包含基因遺傳、胎兒期的藥物殘留、毒性用藥過當等,多數為壓力所引起,一般人可以用大腦進行思考和動作表現的協調,思覺失調症患者因大腦產生訊息錯亂,輕症者說話顛三倒四、表情異常,情緒反應和動作與常人不同;嚴重者可能會大哭大鬧、裸體亂跑,甚至因妄想而犯罪。按時服藥治療得以控制病情,不過一旦脫離治療,嚴重的話還是很可能會釀禍。由於其病症表現與躁鬱症、憂鬱症有相似之處,因此很容易被誤判。 -
南美作物冬青葉 食藥署:有標示警語才可上市銷售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56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每年都會有5至10件台灣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輸入台灣,都需要在食藥署與相關專家討論下,確認安全性與相關資訊,確保怎麼樣才能讓民眾安全食用,才會輸入非傳統性食品原料。 -
168間歇性斷食適合你嗎? 這3種人可別輕易嘗試!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152根據外電報導指出,女星珍妮佛.安妮斯頓就是厲行「168間歇性斷食」,在進食的8小時內飲食均衡,少吃高熱量食物,藉此延長身體消耗體脂肪的時間,幫助脂肪代謝,維持完美身材。美國紐約註冊營養師佛列里區(Tanya B. Freirich)建議,想達到最佳效果,最好在早上10點以前開始進食,傍晚結束,比較符合人體自然的生理時鐘。 -
有8成頭痛的患者屬於這種 典型頻繁性症狀你中幾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48廖岐禮說,急性發作時,可以考慮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或是阿斯匹林,合併咖啡因成分的藥物,其治療效果比單一成分止痛藥可能再好一些;另外研究顯示雖然Acetaminophen成分(例如普拿疼)的效果差一點點,對於孕婦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