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吞嚥
-
腦中風猝不及防! 專家強調首重三高控制與心血管保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77高雄朝氣復健診所林煜涵醫師表示,當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管徑狹窄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造成血管阻塞,中風發作機率也隨之提高。腦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類型,而缺血性中風約占8成之多,出血型中風則約2成。進一步分析缺血性中風發作成因:其中原因未明約2至3成;大血管粥狀硬化、心源性栓塞各約2成;小血管阻塞約2至3成(亞洲人罹患比例又比西方人高);其他原因約占5%。 -
未滿1歲孫便秘嗯不出來 阿嬤餵食1物竟手腳發紫送急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40疾管署資料顯示,肉毒桿菌是以孢子形態存在週遭環境,因其分泌毒素,造成肉毒桿菌中毒。該毒素會阻斷神經傳導物質釋放,使得神經元傳導受阻,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麻痺等神經症狀。 -
愛吃高油、高糖食物小心腸胃鬧脾氣 學會5招消除脹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41平時你是否常在忙碌過後,找尋各種美食來犒賞自己?美食下肚後,胃腸就得開始工作,將食物進行消化、吸收,但如果暴飲暴食、攝取過多高油高糖的食物,可能會讓胃腸功能異常,導致脹氣、胃食道逆流等讓人不適的症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發生症狀持續或加劇的狀況。食藥署提醒,這些症狀造成的原因、緩解方法,以及就醫時機,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
吃太燙也可能導致食道癌 晚期上消化道癌症治療新突破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9508消化道不適雖常見,但民眾卻時常忽略上消化道癌症的危險性,在台灣,每天竟有約10人會因食道癌及胃癌離世,年死亡人數更高達4千人! -
中風半癱陷低潮!rTMS促進腦部活性 重拾肌力與自信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8251歲張先生長期抽煙喝酒,高血壓也沒好好控制,以致於去年底清晨起床時,右側肢體突然不聽使喚,就醫後檢查出左側中大腦動脈區域梗塞,雖撿回一命,但已對生活產生劇變,情緒也陷入低潮,經建議採用「重覆經顱磁刺激術」促進腦部活性,不僅找回笑容、提升復健意願,患部肌力也逐漸恢復,重拾生活信心。 -
中風後肢體痙攣、難吞嚥! 復健助恢復自理能力防失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52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表示,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會出現手腕彎曲、肩膀內收等表現,主因在於中風後腦細胞受損導致無法控制肌肉,而增加失能嚴重度,若未積極復健及治療會使肌肉和關節僵硬。 -
止咳黑藥水具成癮風險? 類鴉片藥品5大副作用勿輕忽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948感冒咳嗽時,醫師常開「黑藥水」,其止咳效果良好,但你知道這也是類鴉片藥品嗎?台北市藥師公會前理事長張文靜表示,絕大部分類鴉片藥品屬於管制藥物,具有成癮風險,而黑藥水成分較低,引發成癮的機率極低,但使用時仍須謹慎使用。 -
陳俊翰遺願實現了! 健保署放寬SMA給付最快5月上路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7478人權律師、「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病友陳俊翰,日前因為感冒合併肺炎,不幸死亡,他生前積極為罕病病友請命,今天開花結果,衛福部健保署召開藥品專家會議,署長石崇良今(7)日宣布,不再限制以運動功能評估作為給付依據,預估造福250名SMA病友,預計5至6月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