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吞嚥功能
-
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一線曙光──細胞間質療法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908帕金森氏症病患初期可能只有不明原因肌肉抽動或痠痛,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病人可能也不自覺有何異常,但由別人來看時卻覺得走路姿勢開始異常,接著病人可能感覺無緣無故走路容易跌倒,這時病人才開始感覺走路變慢了或開始出現手腳顫抖症狀,通常病人此時才會就醫。 -
當人生不再有「滋味」 老人厭食症提高40%失能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33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老人厭食症是導致營養不均衡的原因之一,而隨著年齡增長,「食不下嚥」成一大關鍵因素。食不下嚥包含咀嚼吞嚥功能退化、咬不動、嚥不下、沒食慾等,一旦進食出現困難,就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衰弱、肌少、體重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狀況,提高了其他各種疾病的發生率,甚至會加速失能、臥床,造成惡性循環,對生活品質、死亡率均產生負面影響。 -
寶寶喝奶總是哭不停? 舌繫帶過緊恐造成小兒吞嚥困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82小兒外科夏肇聰醫生指出,家長多為發現孩童發音有問題,帶至門診後發現為舌繫帶過緊,而舌繫帶的後續治療並不繁複,建議家長多留意孩童狀況,若有發現異狀,即早就醫才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期。 -
台灣拔除與放置鼻胃管率仍偏高 可由訓練重建吞嚥功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49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暨吞嚥機能重建中心主任葉書銘醫師表示,因為吞嚥困難而需鼻胃管協助進食的病人不在少數。長期使用糊狀食物透過鼻胃管直接灌進胃中,病人除了無法享有食物的滋味之外,外觀如象鼻的管路也讓病人難以釋懷。 -
台灣巨砲陳金鋒任頭頸癌衛教大使 鼓勵病友別放棄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749新冠疫情全球延燒,也讓台灣10大好發癌症第6名的頭頸癌拉警報!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針對頭頸癌確診方面,疫情影響造成就診量降低,病患確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對於已確診病患而言,因疫情而延遲治療,也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以國外觀察為借鏡,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提醒,癌症進展是不等人的!相較頭頸癌第1、2期確診的5年存活率達60至90%,晚期確診卻僅剩40%,同時復發率與死亡率皆相當高!
-
怕口腔癌化療副作用延誤治療 現代中醫藥供癌友新選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52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指出,中醫在千年以前就有記載針對癌症的療法,根據辯證論治,以扶正驅邪、去積消腫、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止血、止痛並削減瘤體;對於正在接受西醫治療的患者,中醫藥也能減輕病人在西醫治療中的免疫抑制和毒性反應,降低治療副作用、促進氣血循環,增強病人的免疫力和體力,藉此提升藥物效果。 -
植牙療程長術前須審慎評估外 牙醫師:這點也不可馬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01植牙是固定式的假牙,可以解決部分活動假牙不夠穩定或不夠舒適的缺點,龍萱醫師指出,植牙讓病人有接近真牙的外觀,還有一樣的咀嚼與吞嚥功能;跟傳統做牙橋相比,牙橋需把缺齒處旁邊兩顆牙齒磨小當橋墩,以製作1排牙套戴上,但如果這兩顆牙齒是健康的,等於是平白犧牲掉兩邊的真牙,植牙這個選項沒有這個困擾,所以特別對於缺單顆牙齒的患者來說,植牙相對受青睞。 -
常見豆類家族分3大類 想攝取蛋白質無負擔該怎麼選?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56對於健身的人來說,想要練出完美線條,就得多攝取「蛋白質」來作為重要的肌肉合成來源。不過,市面上的豆類千百種,有時名稱裡有含「豆」字,卻又不是真正的豆類,如果沒有搞清楚成份,通通都吃下肚的話,恐怕會適得其反,最怕的還會越吃越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