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民眾避免進出醫院 蕁麻疹還來湊熱鬧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0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許多民眾在疫情期間,會盡量避免接觸及進出醫院,不過,對於蕁麻疹病患來說,這卻是兩難的問題,因為有些患者在蕁麻疹嚴重發作時,皮膚會癢到受不了,甚至到需要掛急診的地步。 -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皮膚出問題! 常見4大共病影響全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1臨床顯示,部分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在成人後,症狀依舊,甚至惡化,增加過敏(鼻子、眼睛)、感染(皮膚)、慢性病/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以及心理精神疾病(過動、憂鬱、焦慮)等4大共病風險。 -
乾癬讓女友嚇到分手 專家:積極治療有機會讓病灶清零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70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衡的疾病,因免疫系統異常,導致表皮加速生長以及分化不良,以致皮膚長出紅斑、脫屑。此外,乾癬不只是皮膚病,還常合併乾癬性關節炎、虹彩炎、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需要積極治療,才能減少共病威脅。 -
慢性蕁麻疹多與食物無關 避開生活4大雷區找蕁新人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65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朱家瑜理事長表示,慢性蕁麻疹成因複雜,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絕大多數與食物無關。他指出門診中曾有一位尼姑病患,過去看診曾被醫師告誡不能吃某些食物,因此3年來只吃自己種的蔬菜配白飯,其實是搞錯方向。因此,學會提出臨床醫師無法幫所有病人辨識和調查出所有可能的致病因子,重點應放在幫助病人解決症狀,及早確定適切治療,才可穩定控制病情。 -
異位性皮膚炎抓破皮還是癢 病情控制量化有利醫病溝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47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暨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濕疹)為慢性發炎性皮膚病,臨床上常反覆發作,且疾病強度也會隨時間時好時壞,症狀嚴重時,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 -
男子禿髮別信偏方 擅自用避孕藥洗頭恐出現女性化特徵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3611網路流傳「避孕藥可以治療禿頭」一說,以為利用避孕藥中的雌性荷爾蒙就能改善雄性禿,食品藥管理署表示,這種偏方不但沒有根據,若是被民眾自行拿來洗頭或塗抹頭皮,還可能導致接觸性皮膚炎。 -
灰指甲影響性生活 男子求歡遭拒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62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勇毅表示,灰指甲與香港腳同樣是由黴菌造成,而香港腳的黴菌容易擴散,感染到指甲裡就造成灰指甲。廖先生就是典型的案例,腳大拇指被黴菌感染。 -
醫美假藥流竄! 微整前應認證號驗封緘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003日前海關隨機抽驗香港快遞來台包裹,竟發現「假」肉毒桿菌素製劑,偽造能力令人驚訝,消費者真假難辯。根據美醫市場消費趨勢調查,約84%的消費者知道美容醫學產品也有真偽藥品,且高達89%曾擔心注射或施打的產品可能是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