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兒科醫學會
-
兒科急診醫糾多 專業醫師紛紛出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72台灣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近期針對醫學中心、兒童醫院、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等兒科醫師訓練醫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全台僅42%區域醫院,是由兒科醫師擔任第一線醫師診治兒科急診。其他不是由成人急診醫師取代,就是付之闕如,兒科醫師僅擔任急診會診。 -
薄荷醇無助緩解寶寶腹脹 恐引神經不良反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037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璟隆表示,薄荷醇(menthol)又名薄荷腦,為薄荷、綠薄荷所含揮發油的主成分的成分,其類似物質包括樟腦、桉樹醇、尤加利樹的精油、側柏酮、綠花白千層、野生百里香、松油醇、萜品、檸檬醛、松節油與松針。 -
流感疫苗五大迷思 幼兒接種率僅達六成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目前幼兒流感接種率僅六成四,疫苗仍剩8萬5000多劑,家長千萬不要因種種迷思而延誤接種。12月中旬就是流感高峰期,提醒家長儘快帶孩子接種疫苗,特別是未滿9歲首次接種之幼童,需接種2劑始有足夠的保護力。 -
純母乳哺育逾6月 恐造成幼兒缺血性貧血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然而,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仍強調,以維持哺餵純母乳6個月為原則,但將調查國內純母乳哺育幼兒與缺鐵缺鈣的關聯性。台灣兒科醫學會、婦產科醫師會7月8日聯合舉辦「嬰兒哺育政策實證研討會」。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李秉穎呼籲,幼兒從4個月大起,就應開始食用米精、麥精,或餵食相關營養素,以補充鐵、鈣,以免影響幼兒神經發育。 -
懷孕也要抽菸 寶寶出生易體重不足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7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國健局94年開始進行這項「台灣出生世代研究(Taiwan Birth Cohort Study)」長期調查,訪問2萬1248名產後6個月媽媽,並持續追蹤寶寶的發育狀況。 -
預防腸病毒 請跟你我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10腸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由呼吸道的口水飛沫傳染和胃腸道的糞口傳染,或者是接觸到病人的口水、鼻涕及皮膚上潰瘍的水泡等途徑,特別是2至3歲以下幼小孩童,喜歡將手放入口中或是亂摸,容易不小心病從口入。 -
兒科醫師缺口嚴重 醫療團體籲政府重視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85選戰口水滿天飛,但有關兒童醫療福利具體政見卻少之又少。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感嘆,兒科醫師缺口嚴重,但國家衛生政策上,有關兒童這塊,卻好像不受到重視,包括這次總統立委選舉,也很少聽到這類訴求政見。 -
懷疑塑化劑危害 正確檢查孩子性發育情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33首先,檢查男童時,讓男童雙手上舉,觸摸乳暈下有無乳腺發育形成的硬塊。觀察男童有無尿道下裂、隱睪症等異常。至於新生兒陰莖如果短於2公分,即可能異常。14歲小男生應出現第二性徵,包括睪丸變大、陰莖變長、出現陰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