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癌。
-
中醫護髓降低化療後副作用 與西醫聯手抗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00中醫師陳瑞聲表示,放療、化療是目前西醫經常使用的抗癌武器,但進行化放療的過程中,化學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攻擊正常細胞,並傷害骨髓造血功能,進而帶給身體癌因性疲憊症。因此,透過中醫輔助抗癌減輕化療副作用成為抗癌新趨勢。 -
定期口腔癌篩檢 可降低四分之一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271國健署於2010年起將四癌篩檢(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列為首要政策與醫院評鑑指標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是全世界唯一有針對口腔癌高風險個案長期提供全國性篩檢的國家。 -
口腔癌化療後切除腫瘤 可保顏面及口腔功能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19口腔癌為我國25到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在台灣,約九成的口腔癌患者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其餘一成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因基因變化導致口腔黏膜自體修補能力變弱,使得口腔黏膜上皮容易受損,不易自我痊癒,最後造成病變形成口腔癌。 -
光華商場捕獲野生Ella 全民練5功「癌症快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862長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冠軍的非癌症莫屬。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癌症藥費年增10%,去年(2015年)健保花費甚至達750億元,創史上新高,使得國家財政負擔吃緊。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醫師指出,健保支出負擔較重的前5大癌症分別為肺癌(113億元)、大腸癌(111億元)、乳癌(109億元)、肝癌及口腔癌。 -
不只省電 LED可治療口腔癌前病變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075台大醫院牙科部主任江俊斌醫師說明,口腔白斑、口腔紅白斑和口腔疣狀增生,是三大最主要的口腔癌前病變,傳統口腔癌前病變的治療主要為切除,甚至皮膚移植,但術後復原較慢,病患多覺疼痛。 -
一天百顆檳榔 口腔黏膜病變恐罹癌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001 -
口腔反覆潰爛 小心是假牙引起的口腔癌前兆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463林醫師指出,若口腔潰爛多好發於同一部位,則可能是咬合不良所導致。常見的咬合不良則是起因於蛀牙導致的缺牙,特別是下排後方大臼齒。全口共有32顆恆齒,每一顆牙皆有不同功能,各司其職且相互支援,一同促進頷骨生長並確保永久齒的正確位置。 -
口腔癌防治 戒除嚼食檳榔習慣才是王道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911十大癌症死因以肺癌為首位,其次為肝癌、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口腔癌、卵巢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101年相比,口腔癌還前進了一名,從原本的第9名提升到第8名,而且死亡率還增加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