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癌
-
健保肺癌給付2019年耗費164億元 平均22.8萬元創新高
癌症新知 / 肺癌1546健保大數據顯示,去年健保醫療支出前10大癌症,前5名排序與2018年相同,第1名為肺癌,共花164億300多萬元,7萬1,900多人就醫,平均每人支出22萬8,000元。 -
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冠軍女性肺癌僅次乳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785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相較前1年,民國107年癌症發生人數增加4,447人,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同樣是63歲;10大癌症發生排比分別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食道癌退出10大癌症,子宮體癌則由去年11名,上升1名到第10名。 -
戒除檳榔是口腔癌防治重點 定期篩檢下修罹癌率奏效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341台灣檳榔嚼食的問題一直是口腔癌發生率高的主因,依據台灣最新的癌症統計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發生率排名第4,年齡標準化後,每10萬人有41.15人罹患;男性口腔癌症死亡率也是第4名,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有15.04人。因此,降低檳榔嚼食率、協助民眾「戒檳榔」一直是口腔癌防治的重點。 -
口腔潰瘍逾2周恐口腔癌? 中醫對症及早修復病灶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490對於治療口腔癌,一般民眾第一個想法便是須接受西醫的標靶與化療。對此,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醫師表示,口腔癌好發於舌、唇、齒齦、口腔內膜、咽、喉等部位,影響範圍包含發聲、吞嚥、咬合、美觀等問題。其生長部位肉眼可見,中醫藥物可直接觸及,通常預後佳,因此若檢查為口腔癌變,經專業中醫師診斷評估後,也可考慮採取中醫藥治療。 -
口腔癌患者除了怕腫瘤復發 也深受吞嚥和語言障礙困擾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45858歲張先生為一位工廠老闆,為了工作應酬,幾乎菸酒不離手,幾年前,口腔內發現硬塊,久久不癒,切片檢查確診為左側頰黏膜鱗狀上皮細胞癌,立即接受外科手術合併放射線治療。 -
家有男丁割不割包皮成話題 醫師提醒這種情況非割不可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904澄清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指出,割包皮是從以前到現在一直被討論的熱門話題,特別是在寒假或是暑假期間,被諮詢的次數及實施割包皮手術的人數,都是平常的3倍以上。所謂的割包皮手術指的就是傳統的包皮環切手術,而許多家長認為,小朋友的包皮長度過長,就需要接受包皮環切手術,但其實,這個觀念並不是很正確。 -
陳昇取消跨年演唱證實罹口腔癌 常見11種症狀有哪些?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112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專任主治醫師蔡國陽指出,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位置包括:嘴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3分之2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 -
癌症為何復發轉移? 中研院研發新抗體破解關鍵機制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481EpCAM是1種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常見於惡性腫瘤上皮組織,與細胞黏附、遷移、增殖、分化,以及腫瘤發生、進展有關。研究團隊發現,它會透過訊息傳遞來穩定PD-L1的蛋白,不讓免疫系統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