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口腔癌攀升!不菸不酒也中鏢 醫籲4大預防重點

9307
陳如頤 報導
非典型口腔癌攀升!不菸不酒也中鏢 醫籲4大預防重點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一提到口腔癌,許多民眾直接聯想到菸、酒、檳榔,但癌症報告顯示,與這些危險因子無關的非典型口腔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專家提醒,如果口腔出現腫塊或潰瘍不癒,超過兩週,就應盡速就診,而衛福部應也檢討現行口腔癌篩檢政策。


預防非典型口腔癌 專家共同提出4大策略


民進黨立委王正旭今天與國民黨立委陳菁徽、癌症希望基金會、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高雄市牙醫師公會於立法院舉行「預防非典型口腔癌、四不疑遲—父親節共同呼籲國人關注口腔癌風險、守護家人健康」記者會,強調非典型口腔癌對於國人健康威脅,愈來愈嚴重。與會專家共同提出4大策略:


1.不菸、不酒、拒檳榔。


2.不要暴露4大高風險情境:口腔衛生不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因假牙刺激或刮破口腔黏膜導致反覆口腔潰瘍、經常食用過燙食物。


▲非典型口腔癌常見4大高風險情境。(圖/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3.不漏自我檢測6步驟。


▲口腔癌自我檢測6步驟。(圖/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4.不忘定期口腔黏膜檢查,預防典型及非典型口腔癌。


王正旭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8200名口腔癌個案,進一步分析,非典型口腔癌發生率從民國99年到106年的12.46%,攀升到107年到110年的15.46%,相較於以男性病人為主的典型口腔癌,男女比25比1,非典型口腔癌的男女比卻趨近於1比1。


不菸不酒不檳榔 也可能成為口腔癌候選人


為何不菸不酒不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風險愈來愈高?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林冠州表示,目前學界正在尋找原因,應與基因缺陷及生活習慣不正常有關,再者,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容易引起基因缺陷表現,提高致癌機率。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董事長羅盛典表示,沒有菸酒檳榔史,或已戒掉菸酒檳榔的民眾仍應重視自我檢視口腔健康,定期進行口腔黏膜檢查,不可忽略口腔黏膜異常,避免惡化成口腔癌。


加強口腔癌全人照護計畫 推動口腔癌防治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張雍敏提醒,民眾應每6個月定期到牙醫醫療院所洗牙,做好口腔預防保健,65歲以上長者、患有癌症、洗腎患者則需每3個月定期檢查。


政府提供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有嚼檳榔之原住民提前至18歲起)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服務,及牙科預防保健服務(洗牙、塗氟),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未來將持續強化跨部會合作,並加強口腔癌全人照護計畫,從宣導、教育、篩檢,乃至於後續整合照護,與政府、民間單位及學界共同努力,齊心推動口腔癌防治策略。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對抗高齡化社會2大神經退化性疾病 活性硒助延年益壽
▸講座報名/面對精神疾病不再困惑! 心理健康全面解答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