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服標靶藥
-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別把這些徵兆誤以為老化現象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791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代表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14%,高齡族群的疾病治療漸漸備受重視。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表示,吳阿嬤罹患的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其中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7成病患在確診時已經較為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等,是1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 -
晚期肺腺癌別放棄治療 標靶藥物接力使用現生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4159陳崇裕說明,確診肺癌後,病人必須先做基因檢測,依據基因突變種類表現,例如,EGFR、ALK、ROS1等,進行「個人化」且「精準」的治療方式與組合。臨床觀察,超過5成以上肺腺癌屬EGFR基因突變,建議使用口服標靶藥物,腫瘤反應率相當高,腫瘤縮小的比率甚至可以超過8成。不過,不管使用第1線或第2線標靶藥物,平均1年之後,都會出現抗藥性,腫瘤復發或轉移,如果接力使用第3代標靶藥物,就能延長治療時間。 -
國際卵巢癌防治月 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微電影喚醒重視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994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指出,卵巢癌死亡率雖高,但透過量身打造的治療計畫,還是有助於提升病患整體存活率。建議成年女性每年例行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可多進行骨盆超音波檢驗,盡早發現卵巢腫瘤,並接受良好的治療。 -
這7種衰老症狀可能是血白病徵兆 醫師提醒3大迷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60王銘崇強調,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否需要進行治療需要醫師嚴謹判定,民眾應遵照醫囑追蹤或治療,若有疑問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尋找坊間偏方,避免因服用類固醇,造成白血球下降或淋巴結變小的短暫假象,長期下來產生不良副作用,讓患者破財又傷身。 -
他肝癌復發 65歲歷經4次手術仍重返職場
癌症新知 / 肝癌4600肝炎、肝硬化、肝癌為肝病3部曲,嚴重危及國人健康,一旦罹癌很容易復發,65歲蔡先生就因腫瘤不斷復發,前後共動了4次手術,服用一、二線標靶藥物合併血管栓塞治療,才終於讓病情穩定下來並重返職場。 -
17年前嚴重腹瀉 沒想到晚期卵巢腫瘤纏身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547263歲盧媽媽回想起17年前罹癌時的身體不適,當時腹脹、腹瀉以為只是腸胃不適,或是更年期症狀,但後來一次嚴重腹瀉,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沒想到卻發現了2顆如葡萄柚般大小的晚期卵巢腫瘤。 國泰綜合醫院婦癌中心主任何志明說,正常卵巢大小與葡萄差不多,如果罹癌且延誤治療,腫瘤就會越來越大。 -
甲狀腺癌標靶新藥 7月納入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862如果突然爆瘦、體重減輕、頸部突起腫塊,要提高警覺,有可能是罹患了甲狀腺癌!多數患者因早期未壓迫氣管及鄰近組織而不易察覺,通常是透過健檢、醫師觸診或超音波才發現,此時多半已有至少1至2公分的腫塊,若控制不佳,或是未依照醫囑定期追蹤檢查,後續可能出現莫名奇妙的聲音沙啞,甚至每況愈下,直到合併呼吸、吞嚥困難及久咳不癒等甲狀腺癌晚期症狀。 -
逾五成RA病友不遵從醫囑 其中二成故意不服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23「到底為什麼是我?我不甘心!」65歲的范女士,平常最大的興趣就是編織毛衣,家中老小的毛衣都是由她一手包辦,但30年前,范女士開始時常感到全身疼痛,到處求神問卜未果,後來連手指關節也開始疼痛不已,再也無法為心愛的家人編織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