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去顫器
-
中年肥胖尿液深黃 夏日喝水不足恐致急性心梗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25許多人以為只有天寒地凍之際才會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其實大熱天也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季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提醒,夏日應該多多補充水分,尿液顏色若為深黃色,就代表水分攝取不足,長期如此,血液過於黏稠,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突然心悸冒冷汗 檢查揪出心肌肥厚病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5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像陳先生這樣的患者實屬罕見,必須透過多方檢查,才能找出病因,當他一開始被送到急診時,以心律不整表現,心電圖呈現心室頻脈,也就是致命性最高的心律不整,經電擊讓患者的心率恢復平穩後,又懷疑是因患者的心臟血管受阻塞所致,便立刻送往心導管室檢查。 -
心臟血管阻塞無自覺 他靠ICD遠距監測救回一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20若偵測到心跳紊亂且心跳過快的心律不整,ICD會傳送電脈衝或電擊,幫助心跳紊亂且心跳過快的心臟恢復正常;當心跳過慢時,也會向心臟發送微細的電信號,幫助恢復正常。若偵測到電池快沒電、細導線故障(電阻太高或太低)或裝置異常,會發出嗶嗶聲警示,若有遠距監測,這些情況都會上傳。
-
心律不整患者生死瞬間 亞東急救小組救回一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059林恆旭醫師指出,心律不整為心跳不規律的統稱,症狀如心悸和胸悶,但因陣發性的表現而難以偵測,許多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而是健檢時意外發現。心律不整有許多種類,其中以「心室頻脈」和「心室顫動」最致命,發作而猝死的情況居多。 -
CPR與AED即刻救援 猝死患者撿回一命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89在急診期間心電圖顯示該病患有心室顫動,急診醫師給予氣管內插管,持續CPR及再次心臟電擊去顫,病人總算恢復呼吸心跳,轉住院治療後逐漸恢復意識,並裝上永久心臟去顫器後順利出院,出院時意識清楚且行動自如。這名個案是及時CPR加上電擊去顫,將病人從鬼門關救回的案例。
-
心肌梗塞生死一瞬間 藥師公會籲開放救命藥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31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沈采穎指出,當心肌梗塞第一徵象發作時,適時給予緊急用藥,將硝化甘油置於舌下,將可緩解心絞痛的急性症狀,爭取到院前更多黃金搶救時間。 -
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率高 植入式去顫器可免憾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44「猝死」是指從出現症狀到死亡不到1個小時,其中有90%的患者是因心臟病所致,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心室纖維顫動,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時間與任何人身上,是毫無徵兆的「無聲殺手」。 -
AED「擊」時救命 改善急救環境刻不容緩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1雖然AED在到院前的黃金救援期扮演著重大角色,但經《遠見雜誌》民調中心調查,國人仍有5成以上不知道AED裝備。調查還顯示,近3成民眾認為AED應第一優先安裝於便利商店,並優先考量公共交通工具、百貨公司及里長辦公室作為安裝場所。對照經濟部統計,台灣超商數量突破一萬家,密度居全球之冠,平均每2,300人即享有一家超商資源,然而超商佈建AED的比例,卻低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