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卵巢癌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 癌症連續43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831衛福部公布113年10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蟬聯榜首,去年共有5萬4032人死於惡性腫瘤,第2名為心臟疾病(2萬3276人),第3則是肺炎(1萬7259人)。整體死亡人數為20萬1383人,較112年減少4192人,主要為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明顯下降。 -
乳房X光攝影助揪早期乳癌徵兆! 醫釐清2大常見迷思
癌症新知 / 乳癌10105在門診常遇到許多女性病人問:「醫師,我平常都沒什麼不舒服,真的有需要做乳癌篩檢嗎?」這其實反映了台灣女性在乳癌認知上常見的誤解:「沒症狀=沒問題」、「摸不到=不用檢查」。然而,乳癌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適,也不一定摸得到腫塊。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宣安表示,當真正出現症狀或能夠觸摸到異常時,病情可能已經進展至中晚期。 -
對抗婦癌、攝護腺癌 健保6月起擴增給付PARP抑制劑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0608中央健康保險署(以下稱健保署)為提升癌症病人的治療權益,於今(114)年3月28日及4月17日召開之藥品共同擬訂會議通過2項PARP抑制劑用於「晚期高度惡性上皮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維持治療」、「早期乳癌術後輔助治療」及「轉移性去勢療法抗性攝護腺癌第一線」,預估嘉惠約775名癌症病友,挹注年藥費約9.79億元,並於今(114)年6月1日生效。 -
熱潮紅、心悸與失眠 3大方法協助順利度過更年期症狀
兩性關係 / 更年障礙9697所謂的更年期指的是女性進入不會再有月經,也就是停經的時期。一般女性進入更年期的平均年齡為45~55歲之間,在此期間,由於卵巢功能退化,會出現所謂的更年期症狀,其表現可分為2大時期,早期與晚期。早期生理症狀為月經週期不規律、熱潮紅、體重改變、頻尿、心悸、焦慮、失眠以及發冷汗等;晚期生理變化則為生殖泌尿道萎縮、性機能改變、骨質疏鬆症。這些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雖然因人而異,但是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女性在生理與心理上一定程度的衝擊,不容忽視。 -
女性戒菸難度高?醫師分析女性抽菸壞處 不只影響生育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215婦女節即將到來,振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怡君指出,每個結了婚的婦女都夢想可以生孩子當媽媽,但年紀輕輕的25歲小優(化名)結婚多年,多次懷孕卻都以流產收場,有次門診她要從皮包裡拿出健保卡時,突然有包香菸就這麼剛好掉了出來,她尷尬地趕快撿起來說是先生的,醫師笑笑沒說破對懷孕衛教時她一直隱瞞抽菸的事實,若能順利戒菸就有機會懷孕生產。 -
世界癌症日!2025年癌篩新制須知 及早揪出初期警訊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278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上看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為幫助國民防治癌症,今年1月起政府擴大癌症篩檢補助計畫,民眾可得多加利用,守護自己的健康。營養師高敏敏也示警,除了「事前可篩檢的6大癌症」外,大家也別輕忽「不可篩檢之7大癌症」的症狀,及早發現並治療才是戰勝癌症的關鍵。 -
婦科定期檢查守護女性健康 醫提醒善用健保與自費檢查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703婦科檢查是維護女性健康的重要方法,特別是針對子宮頸癌、卵巢癌等具有高度侵襲性的疾病,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科主任温國璋醫師建議,婦科檢查包括傳統子宮頸抹片檢查、新柏氏抹片、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以及偵測腫瘤的婦科超音波檢查和CA-125腫瘤標記檢測,都是能夠揪出疾病的重要利器。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才能減少疾病對健康的威脅。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什麼? 不只導致肥胖嚴重恐致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369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英文簡稱為PCOS,全名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為荷爾蒙失調導致卵巢出現一系列症狀的統稱。顧名思義,該症候群在理學檢查時,會發現卵巢囊泡異常增加,且往往伴隨亂經、雄激素過高等症狀。台灣女性盛行率約介於5-15%,為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障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