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危險妊娠
-
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預測子宮頸閉鎖不全 降低早產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85曾小姐第一胎懷孕22週時,沒有感覺明顯的子宮收縮,但超音波下子宮頸長度已經變短,轉診到醫學中心經由陰道擴張器檢查發現子宮頸口已開4公分,經由緊急子宮頸縫合手術和安胎治療,努力撐到33週,還是提早破水生產。 -
腎衰竭內分泌失調難受孕 林口長庚團隊助換腎婦獲雙寶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6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吳憲銘醫師表示,腎衰竭會造成女性內分泌失調,懷孕困難。高小姐接受腎臟移植後,仍舊無法受孕,於是到林口長庚經過多次試管嬰兒的努力後,終於成功懷孕。 -
懷胎6月早產!馬偕跨團隊助雙胞胎間隔生產 提高存活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12鄭太太腹中的雙胞胎相繼於妊娠23週及25週提早出生,出生時體重僅570克及830克,礙於正值今年5月疫情嚴峻期,在將近4個月的住院時間,雙胞胎全仰賴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團隊照顧,在分別住院120天及92天後,終於在9月初相繼出院。 -
補教師入台122天確診 接觸者是否該擴大?莊人祥回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85昨(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案1012新冠境外移入,入境122天才確診創下紀錄,尤其個案是補教業老師,很有可能接觸許多學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如果同住者都沒有陽性,其他接觸者感染機率就不高,並且個案教學多是家教式1對1,上課也都有戴口罩,但仍然持續追蹤。 -
首例AZ嚴重不良反應1天出院! 未打強心針急診可處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06台灣首例施打牛津AZ疫苗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亞東醫院感管中心主任廖俊星親自出面說明,個案在施打疫苗後,自覺有點發熱,在休息區時症狀持續,同時有一些喘跟疹子,立即使用抗組織胺與類固醇症狀好轉,其實不需要入住加護病房,隔天個案也就回家;指揮中心統計,目前累計施打累計達7053人次。 -
8成心血管疾病可以預防! 這些日常生活壞習慣快遠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58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2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則造成5.3萬人死亡,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族居多的年輕族群,更應愛護自己的心,檢視壞習慣有多少,風險就會有多高,千萬別仗著年輕就不管,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避免心血管疾病帶來的威脅才是上上之策。 -
8旬嬤8周治癒C肝 根除C肝卓越計畫找出患者接受治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35本次C肝根除計畫主持人蕭敦仁醫師表示,據109年9月至110年2月資料統計,北區C肝收案人數成長率,與前1年同期相比達71%,居全國第1,共有448位患者接受C肝治療,其中有近8成(354位)患者便是透過本次計畫展開療程。 -
國三生頸部疼痛穿衣困難 檢查發現脊髓腫瘤壓迫神經!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929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外科主任鄭宇凱醫師說明,阿國因脊髓腫瘤嚴重壓迫正常神經,影響四肢力量與平衡感,與病患及家屬解釋手術治療適應症及風險後,隨即於109年5月住院接受手術,由於腫瘤位置深及腦幹及頸脊髓內部,若稍有閃失,有癱瘓、無法自行呼吸的風險,變成一輩子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