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許多原因都有可能導致孕婦早產,其中妊娠第2孕期常見的「子宮頸閉鎖不全」卻是發生早產的隱形殺手。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以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觀察第1孕期子宮頸的結構,預測準媽咪發生無痛性子宮頸口擴張造成早產的機會,分析成果已發表於北歐婦產科權威期刊。
子宮沒收縮寶寶卻提早報到 原來是子宮頸閉鎖不全
曾小姐第1胎懷孕22週時,沒有感覺明顯的子宮收縮,但超音波下子宮頸長度已經變短,轉診到醫學中心經由陰道擴張器檢查,發現子宮頸口已開4公分,經由緊急子宮頸縫合手術和安胎治療,努力撐到33週,還是提早破水生產。
許多早產媽媽都和曾小姐一樣感到納悶,為什麼子宮都沒有收縮,寶寶就提早報到了?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高危險妊娠科主任陳震宇表示,子宮頸閉鎖不全症狀是在妊娠第2孕期常見的併發症,孕婦會發生無痛性的子宮頸口擴張,合併羊膜經由子宮頸膨出,進而發生破水而早產,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兩千分之一,是產科主要的併發症。
陳震宇指出,造成子宮頸閉鎖不全常見原因包括曾接受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或子宮頸擴張術、子宮結構異常、多胞胎或羊水過多造成子宮頸變短等原因。臨床上,有一半以上孕婦發現子宮頸閉鎖不全時,並無上述危險因子,目前對於子宮頸閉鎖不全的診斷,主要是根據孕婦過去是否有早產病史、在第2孕期經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頸長度是否變短、或在陰道擴張器下檢查子宮頸是否已經擴張。但這些方法緩不濟急,發現當下再及時補救常為時已晚。
透過彩色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 成功預測有無子宮頸閉鎖不全
陳震宇表示,透過彩色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可以在第1孕期成功預測孕婦是否有子宮頸閉鎖不全問題,該項技術可以定量分析子宮頸的軟硬程度,軟的組織在超音波下呈現紅色,硬的組織則呈現藍色,界於兩者之間則呈現綠色。
一般而言,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孕婦,子宮頸的結構會較鬆軟,在彩色超音波下紅色區域占的比例會明顯增加。利用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預測第1孕期子宮頸的軟硬程度,可以在妊娠初期提早發現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高危險群孕婦,及時給予黃體素或安排子宮頸縫合手術,預防早產。
馬偕紀念醫院在3年內,分析了近400位孕婦的第1孕期子宮頸超音波彈性成像,發現子宮頸閉鎖不全孕婦的子宮頸硬度明顯減少,其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可達0.88和0.84,比量測子宮頸長度更具鑑別力,該項成果已發表於北歐婦產科權威期刊。
更多NOW健康報導
▸異常落髮高危險群別煩惱! 育髮注入增生療法創新突破
▸用眼過度白內障提早來報到 選對人工水晶體不再視茫茫
延伸閱讀
-
吸菸與已戒菸者移除口服藥適用者 新增孕婦與產後婦女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3)日宣布抗病毒口服藥物Paxlovid的適用條件略有調整,即日起移除「吸菸或已戒菸者」 -
確診重症孕婦產後大出血 羅一鈞提醒3個老人警示症狀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0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13)日新增64972例本土個案,39例境外移入。同時新增41例死亡個案。陳時中表示這是今年死亡個案最多的一天。 -
孕婦也可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羅一鈞談慢性病患用藥指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05今(11)日指揮中心宣布「孕婦」納入口服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對象。不過因臨床資料少,醫師需詳細向對方分析利弊,獲得同意才可開立。另外有關慢性病患的藥物使用,指揮中心也再次重申。 -
本土+46377!20歲孕婦母嬰雙亡 陳時中:中重症再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7日宣布新增46377例本土病例,159例境外移入,另新增11例死亡個案。而最令人遺憾的,是新北1位孕婦母子雙亡的悲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確診者增加,中重症病例數也會稍微增加。
-
孕婦因「妊娠性鼻炎」血止不住 醫生採動脈結紮術根治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25538歲的賴太太自懷孕八個月起,左側鼻腔卻總無預警的流鼻血,隨著懷胎九個月後,情況越發嚴重,甚至反覆進出急診。日前,賴太太又因流鼻血送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由於會診的耳鼻喉科醫師許庭瑋無論在左側鼻腔塞滿止血敷料或置放氣球管路等辦法都無法止血,加上在留院觀察的兩日內,用盡了止血針、止血藥物,但患者的鼻腔仍持續滲血,醫療團隊考量情況為「妊娠性鼻炎」,加上懷孕已近39週,如血紅素持續下降恐不利胎兒和母體,因此在與病人討論後,先進行剖腹產,並在產後直接執行「鼻顎動脈結紮術」,讓賴太太擺脫流鼻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