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協商
-
全民仇醫?! 400位醫師出走大陸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針對醫師出走,國內醫師荒的問題,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蔡明忠指出,國內婦科醫師平均年齡56歲,新一代醫師又不肯至婦科,已經產生嚴重斷層。兩岸醫師待遇差不多,但台灣醫療糾紛多,風險高,婦產科招募不到新血,一半以上偏遠地區都缺乏婦科、兒科醫師,婦產科將是台灣醫界第一個崩盤的科別。 -
醫療糾紛每年近兩萬件 台灣醫病關係問題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01劉淑瓊表示,台灣每年至少有1萬8000名醫療過失受害者求助無門,或不知如何爭取權益。每年浮上檯面400多件醫療糾紛訴訟,只是冰山一角。絕大部分受害者求助無門。 -
珍惜生命 自殺防治全民e起來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30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教授呼籲民眾,若發現周遭親友有自殺意圖,透露自殺訊息時,應嚴肅以對,主動關懷,積極聆聽,給予支持並協助尋找心理衛生的諮詢。如果狀況緊急,應立刻報警求助。 -
消費糾紛何其多 爭議協商助你爭取權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01據統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每年平均接獲約500件消費爭議申訴,100年消費爭議案以食品問題271件佔大宗,瘦身美容117件居次。許多受申訴業者採取消極不處理,令受害消費者求助無門,進而採取激烈手段。 -
愛逛醫院 五名患者兩天看一次病!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06台灣從民國84年3月1日實施全民健保,健保局3月1日上午舉辦「全民健保17年新期望,二代健保邁向新紀元」周年記者會,健保局長戴桂英指出,未來將積極加強開源節流,杜絕醫療資源浪費。 -
腎臟病患避免惡化 需注意飲食計劃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22慢性腎臟病患到底怎麼吃呢?新樓醫院營養師侯喜容表示,主要是以調整水分、礦物質、蛋白質方面為主,特別是蛋白質食物,因應病程階段不同,控制攝取量以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而日常食物中或多或少含有蛋白質,應該選擇品質較好的蛋白質例如奶類、豆蛋魚肉類為宜,而乾豆類、堅果類及麵筋製品所含的蛋白質品質較差,故不建議隨意食用,品質較好的蛋白質份量建議每人每天約攝取2~4兩的肉類(1兩約3隻手指大小),並遵照營養師建議的飲食計畫。
-
塑化劑風暴落幕 5大類產品不用附檢驗證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87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指出,目前各市售5大類產品都是安全的,因此從今天起,停止適用「塑化劑汙染食品之處理原則」。 -
腎臟病患年年增 透析搞成三方窮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