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半身癱瘓
-
癌症骨轉移非絕症 早期診治增加存活率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195如何診斷有無癌症骨轉移?除觀察病患家族病史、個人醫療紀錄外,骨腫瘤組織切片檢查是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另外,也可抽血檢驗鹼性磷酸酶(ALK-P)值,或骨掃描、X光、電腦斷層、正子造影等影像學檢查。 -
機器人腳輔助行走 輪椅族也能跑馬拉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02台北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鄧復旦表示,國內約有2萬6千多名脊椎損傷患者,不少人必須長時間臥床、坐輪椅,無法活動,除了腹部脂肪囤積之外,還容易骨質流失,以及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心肺功能變差等問題。 -
海福刀副作用低 治療攝護腺癌的另一選擇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698攝護腺癌與攝護腺肥大不同,後者很早就會有症狀,前者需仰賴篩檢才能發現。攝護腺癌根據癌症嚴重度、患者生理年齡或生命餘年,而有不同治療選擇。早期的攝護腺癌治療方式選擇性相當多,從完全不治療單純定期追蹤,或是較積極的海福刀、冷凍治療,到更積極的放射性治療加荷爾蒙治療或根除性手術治療。 -
半身癱瘓誤以為中風 原來是晚期肺癌腦轉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9511月17日是世界肺癌日,為提醒民眾遠離肺癌危險因子,鼓勵肺癌病友積極抗癌不放棄,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對抗晚期肺癌YES WE CAN!」活動,呼籲病友只要了解「轉移不煩『腦』、存活期、營養」3關鍵,持續抗肺癌,就能爭取更多生存機會。 -
脊損傷友擔心尿失禁 16年不敢出遠門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516但肉毒桿菌素注射費用較高,不少病患無力負擔,所幸健康保險署今年5月正式給付「A型肉毒桿菌素」用於治療脊髓病變引發膀胱過動症而導致尿失禁的患者,解決脊髓損傷患者長期飽受煎熬的排尿問題。 -
三高患者中風後易失能 半身癱瘓壓力沈重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73中風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也是造成國人殘障的主因之一。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陳姿伶表示,102年共有1萬1313人因中風而死亡,每天平均奪走31條人命。此外,中風後有7成5會留下後遺症,最常見的是語言或表達困難及半身癱瘓,成為家庭沈重負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
婦人氣喘變癱瘓 血管炎惹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986「血管炎就是血管壁發炎病變」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說明,血管壁因為免疫發炎反應,引起發炎細胞浸潤、血管壁增厚、血管內層破壞,導致血管腔狹窄甚至阻塞。 -
黃金30分鐘內注射幹細胞 可治癒中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64執行幹細胞研究的「玻利維亞拉帕斯醫學院」研究團隊表示,研究從脂肪和骨髓中抽取幹細胞,並注入剛被人為引發中風的實驗老鼠血管當中。結果發現,這些被注入的幹細胞,尚未到達中風老鼠的腦部時,中風老鼠的康復狀態,已比未注入幹細胞的老鼠來得好。在24小時內,被注入幹細胞的老鼠,大腦迅速恢復;兩星期後,老鼠的腦部幾乎完全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