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化療副作用
-
中醫輔助癌症化療 減輕骨髓抑制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791化學治療能有效殺死癌細胞,是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但接受化療期間,根據療程不同,約有30%至70%的病患曾發生味覺改變、味覺喪失,是癌症治療期間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患者常會有噁心、嘔吐、黏膜破裂,當食慾逐漸降低,加上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導致抵抗力下降與營養不良,讓抗癌路上困難重重。 -
抗癌之路不敵病魔 身體免疫扮演重要角色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425食道癌在國內每年新增約2400名患者,其中超過9成為男性,名列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5位,治療預後極為不佳,全球不分期平均5年存活率不到2成。去年底藝人安迪與裕隆董事長嚴凱泰皆罹患食道癌,經歷多次化療,病情時好時壞,反覆不定,無奈最後仍不敵病魔,相繼離世。 -
對抗癌症不分中西醫 免疫功能變差恐阻礙化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477根據一項全台灣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部分癌症病人在化療過程中,都有免疫功能遭受破壞,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的困擾,其中有4分之1更屬於重度癌因性疲憊症,嚴重程度超越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及憂鬱等。儼然已成為病友生活品質低落的主因之一。 -
老翁大腿內側腫塊如麵龜 竟是罕見默克細胞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9941名82歲的老翁於3年前發現右大腿內側冒出腫塊,起初不以為意,但腫塊越來越大,甚至導致走路時疼痛,就醫後發現竟是皮膚癌中罕見的「默克細胞癌」,緊急安排手術切除腫瘤,但不到半年就又復發。 -
癌友化療免疫力降 中醫調理減輕副作用不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44陽明大學一項針對1,141位癌友及親屬調查顯示,有高達92.4%對接受癌症治療感到遲疑、害怕或抗拒。最多人知道的副作用為「噁心嘔吐」有86.97%、「食慾不振」有84.13%、「脫髮」則有81.38%。現代癌症治療以西醫化療為主,但化療後副作用強烈,帶給患者身體諸多不適,雖然現今副作用比以往輕微,但 -
乳房腫瘤擱置3年 大如人頭恐癌變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758腫瘤拖延就醫,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39歲未婚上班族陳小姐,3年多前發現左側乳房腫大,因個性內向,自己尋求偏方,沒想到乳房腫瘤越來越大,最後大至人頭般,直徑長達25公分、重逾5公斤,加上撐破皮膚、血流不止、潰爛且發臭,才趕緊就醫。 -
中醫提升免疫 助癌末轉移化療患者活命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177國人癌症發生率提高,如肺腺癌、大腸癌等癌症最為常見。西醫將癌症分期分為0到末期,局部單粒性腫瘤大部分在2B之前發現,醫治預後良好,但多粒轉移型腫瘤,發現時大多已進入末期、無法手術,西醫採用放療、化療、標靶治療也不見得達到效果,甚至會因藥物破壞免疫系統,讓身體更加虛弱。 -
中醫護髓降低化療後副作用 與西醫聯手抗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01中醫師陳瑞聲表示,放療、化療是目前西醫經常使用的抗癌武器,但進行化放療的過程中,化學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攻擊正常細胞,並傷害骨髓造血功能,進而帶給身體癌因性疲憊症。因此,透過中醫輔助抗癌減輕化療副作用成為抗癌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