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化學治療
-
54歲翁用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竟讓B型肝炎病毒活化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09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就醫時,請務必告訴醫師病史及正在服用的藥品,尤其當疾病治療需使用免疫調節之藥品時,更要特別警覺肝臟發出的求救訊號。 -
新突破!國衛院首繪台灣乳癌基因變異圖譜 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乳癌6295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乳癌新增1萬5448人,而111年就醫人數達16萬多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運用次世代定序技術檢測發現,基因檢測可為約4成台灣晚期乳癌患者提供治療選擇的幫助。 -
女工程師罹乳癌扛百萬醫藥費醫治! 多數癌友恐難支撐
癌症新知 / 乳癌5358自認為健康寶寶的柔柔,不喝手搖飲、不太吃炸物,但29歲那年一天洗澡時,意外摸到左側乳房硬塊,進一步接受穿刺檢查,確診為三陰性乳癌。罹癌迄今2年多,接受術前免疫加化療8次,腫瘤由2.8公分縮小至0.5公分,手術切除腫瘤後,又做9次免疫療法,前後17次,花費400萬。 -
抗癌成功卻不孕?奇美引進「冷凍卵巢」 癌友圓生子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74醫學期刊上曾有一著名案例,25歲已婚女性,尚未曾懷孕過,患有第4期霍奇金氏淋巴瘤,在化療開始前,以腹腔鏡手術取下一側卵巢並進行了冷凍保存。在她接受癌症治療後,病人出現了卵巢早衰,因此次年開始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最後,在她31歲時表達希望懷孕生子的意願,經腫瘤科醫師判斷癌症復發機率低,因此回到婦產科將之前冷凍的卵巢組織解凍後接受腹腔鏡卵巢皮質組織原位自體移植手術。移植後5個月,病人恢復了規律的排卵週期,最終也自然懷孕並成功產下1名女嬰。 -
乳癌治療後出現類更年期症狀 中醫調理助病友改善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81化學治療與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病友出現更年期症狀有著密切關連性,治療過程中會導致雌激素作用減少,甚至進而停經。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許雅婷表示,雌激素的作用減少意味著女性逐漸進入類更年期狀態,所以乳癌病友在治療期間便容易出現潮熱盜汗、心悸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焦慮煩躁、陰道乾澀、排尿困難等表現。 -
惡性軟組織肉瘤作祟! 老翁背部小腫塊3個月長到7公分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6134新竹台大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張晏誠說明,惡性軟組織肉瘤是較少見的癌症,約佔所有癌症診斷的1%,患者一開始最常表現為四肢或軀幹的增大、無痛的腫塊。一般而言,約有50%的惡性軟組織肉瘤發生在四肢,20%生長在軀幹,另外約有9%生長在頭頸部。 -
鼻竇癌誤以為新冠後遺症! 61歲裝修師傅就醫時已末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797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傳益表示,鼻竇癌、鼻腔癌與其他頭頸癌相比,比較不會淋巴轉移造成淋巴腫大,因此較難被察覺,導致許多病人檢查出鼻竇癌時已是末期。 -
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啟用 卓揆盼促醫療資源合理分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97衛福部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於20日舉行竣工暨啟用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出席表示關心。卓院長表示,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醫療及健康相關部分,將會較今年增加318億元,盼透過經費挹注,充實各項醫療人力、設備及研發癌症治療新技術,達到2030年前國人癌症死亡減少3分之1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