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前列腺癌
-
攝護腺癌偽陰性? 磁振造影融合切片精準揪出可疑腫瘤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6832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前列腺癌)在台灣一年新增將近8,000位罹癌者,奪走超過1,800位國人的性命,位居國人男性癌症死因的第4名。李先生58歲,科技業高階主管,定期健檢時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攝護腺癌指數)逐年升高,經磁振造影MRI發現有攝護腺腫瘤的疑慮,經泌尿科診察與討論後,接受自費磁振造影結合即時超音波影像的標靶精準切片術(MR fusion biopsy),快速地診斷出第二期攝護腺癌,後續安排無創海福刀標靶治療,脫離癌症威脅。
-
60歲男突雙腳無力無法行走! X光發現竟是腫瘤找上門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3960歲的邱先生過往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特別定期健檢,1個月前突然出現雙腳無力的狀況,並且越來越嚴重,來院前無法站立行走,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洪立偉醫師門診尋求協助。透過X光、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邱先生胸椎第12節有塌陷情形,且已經壓迫神經管,影像懷疑為腫瘤骨轉移導致的非單純骨質疏鬆之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抽血檢查更顯示腫瘤標記數值增高。經解釋後,洪立偉醫師遂執行「減壓及微創釘手術」,解除壓迫危機,術後隔天邱先生已能下床行走,並在傷口穩定後由腫瘤科團隊接手治療。 -
攝護腺癌威脅男性健康 醫師盤點治療方法與優缺點分析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8766許多年長男性都受攝護腺疾病的困擾,根據衛福部國人10大癌症死因最新統計,「攝護腺癌」位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名,是威脅男性健康的殺手。專家建議男性朋友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攝護腺癌,有機會治癒、存活率更大幅提高。 -
社群網紅裝病建人設!專家揭背後動機 恐有這類型人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26在「麵包包」自爆詐病之前,就有網友公開質疑,網友指稱,「但化療了65次,卻不需要裝人工血管嗎?假設有裝人工血管,能夠做前蹲或是架槓甚至是上挺嗎?」、「最近發文說癌細胞冬眠了,療程也告一個段落,但原本胰臟癌4期,已經轉移骨頭、大腦,這樣算是醫學奇蹟了吧?」 -
5大癌症早期無症狀發現已晚! 定期篩檢及早揪出病灶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3731統計顯示,2022年全國共有5萬1927人死於癌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指出,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友平均存活率仍算高,但肺癌、肝癌、攝護腺癌、胰臟癌及卵巢癌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確診時令人措手不及,民眾應提高警覺,定期接受癌症篩檢。 -
攝護腺癌藥物主成分未溶解出現白顆粒 食藥署啟動回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928食藥署今(5)日公布藥品回收警訊,美時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艾納脈軟膠囊」40毫克國外發現膠囊內有未溶解的主成分,啟動回收。 -
癌症死亡時鐘快3秒! 國健署:72萬人未按時程做癌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83癌症死亡時鐘向前撥快3秒,象徵每10分7秒就有人死於癌症!衛福部統計處今(12)日發表國人10大死因,其中10大癌症死因的部分,肺癌與肝癌連續43年排名前2名。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之排名往前,胃癌排名往後。癌症與心臟疾病在死因前在前2名,值得注意的是,癌症死亡數的增加65到74歲較為明顯。 -
2020國人癌症死亡人數降低 攝護腺癌排名竟悄悄上升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5219攝護腺癌大多進展速度緩慢,相較於其他癌症,攝護腺癌可能較有機會及時把握診斷與治療的時機,但近年來國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卻逐年增加。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由於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數沒有顯著的症狀,如果有症狀也容易被誤認和攝護腺肥大相關,往往就醫確診時已是中後期癌症。國人男性於50歲後大約有5成會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且比例隨著年齡增加。也因攝護腺肥大屬良性增生,當攝護腺癌的症狀被誤認只是攝護腺肥大,就易使人掉以輕心,反而延誤及早診斷治療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