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刺胳針
-
新冠染疫患者除了擔心重症 研究證實腦損傷也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7感染新冠病毒,最怕引發重症、併發症,甚至猝死,不過,越來越多國外研究證實,新冠病毒還可能損傷大腦組織,導致嚴重腦內發炎,少數年輕確診者幻聽幻視,部分重症患者則躁動不安,出現譫妄症狀。 -
莫德納7月1日開打 接種mRNA疫苗皮膚副作用有哪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79美國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1日就能開啟廣泛施打,但mRNA疫苗是全新技術,美國皮膚科學期刊在4月發表一項研究,發現接種mRNA疫苗會有「延遲性」紅腫反應,施打疫苗後7至8天才會出現,目前機轉不明,可能因疫苗賦形劑導致,不需要太緊張仍可接種第2劑。 -
確診新冠肺炎後康復仍有風險! 3成患者出現精神疾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64《柳葉刀期刊》(The Lancet)發表的1項分析發現,在美國超過3分之1的COVID-19確診者,在感染後6個月內出現了與COVID-19病毒相關的精神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 -
英國新冠變異株全球擴散最廣 羅一鈞:AZ保護力達7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81華航機師不斷傳出新冠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指出,華航因排班因素機師疫苗施打率低,華航工會理事長劉惠宗也在媒體上說,華航員工難免擔心血栓疑慮,也對有較重副作用後能否工作有疑慮;今(25)日指揮中心強調,牛津AZ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有效,即便感染體內病毒量也比較低。 -
黃豆製品取代肉類減少碳排放 植物性食物愛地球更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938為了解決地球暖化,國際刺胳針委員會(The Lancet)提出「植物性食物為主飲食」,強調「讓你的下1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不但能大幅減少碳排放,還有益於健康。 -
長期睡眠障礙恐引發失智症 最佳睡眠時間1天最好7小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02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睡眠障礙(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睡過長、過短、斷斷續續等)都會提高未來罹患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睡眠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的判斷能力、記憶力,還可能進而導致未來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認知功能疾病,亦會引起三高。2020年刺胳針委員會發表於知名期刊《刺胳針》有關失智症的報告,睡眠障礙的人罹患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分別上升20%及60%!且進一步分析發現睡眠時間的長短竟也與老年失智有關!睡眠時間若不到5小時或超過10小時,結果罹患輕度認知障礙、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皆上升。 -
乳癌全球盛行率最高! 可能與新冠衝擊癌症資源有關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18根據路透社報導,在世界癌症日前夕,世衛組織癌症專家伊巴維(Andre Ilbawi)在聯合國(UN)記者會上說,「乳癌如今成為全球最常出現的癌症,這是史上頭一遭。」 -
北榮萬人血清調查發現11人帶抗體 研究登國際醫學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台灣是全球防疫模範生,已經7個多月未出現本土個案,但社區裡到底有多少人感染過新冠病毒,一直是個謎,台北榮總完成萬人血清抗體調查,研究團隊在1萬4,765件血液檢體中,發現11人帶有抗體,以此回推台灣血清抗體陽性率為萬分之5,約有1萬1,800名國人已有抗體。